用人腐败的成因及防治对策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附表索引 | 第11-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8页 |
·研究的背景及其意义 | 第12-13页 |
·国内外文献述评 | 第13-16页 |
·国内文献述评 | 第13-15页 |
·国外文献述评 | 第15-16页 |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6-17页 |
·研究的基本方法 | 第17-18页 |
第2章 用人腐败的内涵特征及危害 | 第18-26页 |
·用人腐败的内涵与对象 | 第18-19页 |
·用人腐败的内涵 | 第18页 |
·用人腐败的对象划分 | 第18-19页 |
·用人腐败的主要表现形式 | 第19-23页 |
·跑官要官 | 第19-20页 |
·买官卖官 | 第20-22页 |
·拉票贿选 | 第22-23页 |
·用人腐败的主要特征 | 第23-24页 |
·用人腐败的主要危害 | 第24-26页 |
·严重阻碍优秀人才的选拔使用 | 第24页 |
·严重阻碍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落实 | 第24-25页 |
·严重危害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基础 | 第25页 |
·严重助长其他方面的腐败 | 第25-26页 |
第3章 用人腐败的成因分析 | 第26-40页 |
·用人腐败是“官本位”意识的行为结果 | 第26-27页 |
·用人腐败是理性经济人比较选择的结果 | 第27-33页 |
·预期收益分析 | 第28页 |
·预期成本分析 | 第28-32页 |
·买官卖官具有高收益特征 | 第32-33页 |
·用人腐败是因民主缺失造成的结果 | 第33-35页 |
·严格限定选择对象 | 第33-34页 |
·民意结果唯我所用 | 第34页 |
·用人透明度不高 | 第34页 |
·拉票贿选造成民意失真 | 第34-35页 |
·用人腐败是因选拔制度缺陷造成的结果 | 第35-37页 |
·用人权过分集中 | 第35-36页 |
·考核机制存在缺陷 | 第36页 |
·提名方式存在缺陷 | 第36页 |
·变通用人程序 | 第36-37页 |
·用人权力责任虚化 | 第37页 |
·用人腐败是因监督缺位造成的结果 | 第37-40页 |
·对一把手用人权监督形同虚设 | 第38页 |
·事前事中预防性监督少 | 第38-39页 |
·监督体制机制不健全 | 第39-40页 |
第4章 防治用人腐败的对策措施 | 第40-49页 |
·加强教育以重点解决官本位思想问题 | 第40-41页 |
·降低预期收益以重点解决做官收益过高的问题 | 第41-42页 |
·减少寻租收益 | 第41页 |
·降低隐形收益 | 第41-42页 |
·缩短收益期 | 第42页 |
·惩治有力以重点解决惩罚成本低的问题 | 第42-44页 |
·切实提高用人腐败案件查处率 | 第42-43页 |
·严肃查处转嫁用人腐败成本行为 | 第43页 |
·严格追究选人用人失察失误责任 | 第43-44页 |
·扩大民主以重点解决由少数人选人的问题 | 第44-45页 |
·公开透明操作 | 第44页 |
·大幅扩大差额 | 第44-45页 |
·逐步推行直选 | 第45页 |
·完善选拔机制以重点解决以人选人的问题 | 第45-47页 |
·科学分解和配置用人权力 | 第45-46页 |
·建立完善干部科学考核机制 | 第46页 |
·完善选人用人程序 | 第46-47页 |
·建立完善配套制度 | 第47页 |
·强化制约以重点解决对一把手用人权监督的问题 | 第47-49页 |
·强化对“一把手”用人权监督 | 第47页 |
·改进监督的方法 | 第47-48页 |
·健全监督制度 | 第48-49页 |
结论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