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托业监管法律制度研究
内容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前言 | 第8-9页 |
第一章 信托及信托业监管概述 | 第9-15页 |
第一节 信托的概念与各国信托制度 | 第9-12页 |
一、信托的起源与概念 | 第9-10页 |
二、国外信托制度 | 第10-11页 |
三、中国信托制度的发展历程 | 第11-12页 |
第二节 信托业监管概述 | 第12-15页 |
一、信托业监管的概念 | 第12-13页 |
二、信托业监管的主体 | 第13-15页 |
第二章 国外信托业监管体制 | 第15-20页 |
第一节 英国信托业监管体制 | 第15-16页 |
一、信托业监管立法 | 第15-16页 |
二、政府监管及自律监管 | 第16页 |
第二节 美国信托业监管体制 | 第16-18页 |
一、信托业监管立法 | 第16-17页 |
二、政府监管及自律监管 | 第17-18页 |
第三节 日本信托业监管体制 | 第18-19页 |
一、信托业监管立法 | 第18页 |
二、政府监管和自律监管 | 第18-19页 |
第四节 英美日三国信托业监管体制比较 | 第19-20页 |
第三章 信托业市场准入的监管 | 第20-25页 |
第一节 信托机构设立 | 第20-22页 |
一、信托机构设立程序 | 第20-21页 |
二、信托机构设立的资本金要求 | 第21-22页 |
三、信托机构设立的其它条件 | 第22页 |
第二节 信托业从业人员的监管 | 第22-25页 |
一、信托业从业人员监管的必要性 | 第22-23页 |
二、信托业从业人员监管的实施主体 | 第23页 |
三、信托业从业员监管的措施 | 第23-25页 |
第四章 信托业经营活动的监管 | 第25-31页 |
第一节 营业范围监管 | 第25-27页 |
一、营业范围监管的含义 | 第25-26页 |
二、信托机构的营业范围 | 第26-27页 |
三、混业经营国家其它金融行业兼营信托的范围 | 第27页 |
第二节 信托业信息披露制度 | 第27-29页 |
一、信托业信息披露制度的功能 | 第27页 |
二、信托业信息披露制度的特点及其内容要求 | 第27-28页 |
三、信托业信息披露制度的立法实践 | 第28-29页 |
第三节 信托业风险控制监管 | 第29-31页 |
一、信托业风险控制监管内涵 | 第29页 |
二、信托业风险控制监管的方法 | 第29-30页 |
三、信托业风险控制监管的立法实践 | 第30-31页 |
第五章 信托业市场退出监管 | 第31-35页 |
第一节 信托业市场退出监管概述 | 第31-32页 |
一、信托业市场退出监管含义 | 第31页 |
二、信托业市场退出监管的原因及方式 | 第31-32页 |
三、信托业市场退出监管的意义 | 第32页 |
第二节 信托业市场退出监管的方式 | 第32-35页 |
一、经核准解散 | 第32-33页 |
二、接管 | 第33页 |
三、撤销 | 第33-34页 |
四、破产 | 第34-35页 |
第六章 中国信托业监管制度现状及其完善 | 第35-45页 |
第一节 我国信托监管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 第35-40页 |
一、我国信托监管的发展历程 | 第35-38页 |
二、中国信托监管法律制度现状 | 第38-40页 |
第二节 我国信托业监管立法的完善 | 第40-42页 |
一、制定信托业监管的专门法律——《信托业法》 | 第40-41页 |
二、完善现有信托业监管法律法规 | 第41-42页 |
三、调整信托业相关行业法律法规 | 第42页 |
第三节 我国信托业监管具体内容的完善 | 第42-45页 |
一、信托业市场准入监管的完善 | 第42-43页 |
二、信托业经营活动监管的完善 | 第43页 |
三、信托业市场退出监管的完善 | 第43-45页 |
结语 | 第45-46页 |
注释 | 第46-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后记 | 第5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