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鲁番—哈密盆地台北凹陷早、中侏罗世地层及孢粉组合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7页 |
目录 | 第7-8页 |
前言 | 第8-11页 |
一、选题依据及意义 | 第8页 |
二、吐哈盆地侏罗纪地层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三、研究技术路线 | 第10页 |
四、主要工作量 | 第10-11页 |
第一章 地质构造背景及区域地层概况 | 第11-17页 |
第一节 区域构造背景 | 第11-13页 |
第二节 台北凹陷早、中侏罗世地层划分 | 第13-17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孢粉组合特征及时代讨论 | 第17-27页 |
第一节 材料与方法 | 第17页 |
第二节 孢粉组合特征 | 第17-24页 |
第三节 孢粉组合时代讨论 | 第24-27页 |
第三章 古植被与古气候 | 第27-30页 |
一、早侏罗世早期(八道湾期) | 第27页 |
二、早侏罗世晚期(三工河期) | 第27-29页 |
三、中侏罗世早期(西山窑期) | 第29页 |
四、中侏罗世中期(三间房期) | 第29页 |
五、中侏罗世晚期(七克台期) | 第29-30页 |
第四章 地层对比 | 第30-36页 |
第一节 盆内地层对比 | 第30-31页 |
第二节 区域地层对比 | 第31-36页 |
结论 | 第36-38页 |
属种描述 | 第38-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
图版说明 | 第77-93页 |
图版 | 第93-10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