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计算机仿真论文

基于Xen虚拟机的动态迁移技术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图目录第9-10页
表目录第10-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8页
   ·研究背景第11-16页
     ·虚拟机技术的历史沿革第11页
     ·虚拟机技术的概念第11-15页
     ·虚拟机技术的研究意义第15-16页
   ·研究工作简介第16-17页
   ·论文结构第17-18页
第二章 虚拟机技术的研究第18-45页
   ·虚拟机基本模型第18-21页
     ·VMM 的模型第18-20页
     ·全虚拟化与准虚拟化技术第20-21页
   ·XEN 虚拟机系统第21-40页
     ·XEN 虚拟化技术概述第22-32页
     ·XEN 的CPU 虚拟化第32-34页
     ·XEN 的内存虚拟化第34-37页
     ·XEN 的I/O 虚拟化第37-40页
   ·其他虚拟机系统实例第40-44页
     ·VMware第40-42页
     ·Denali第42-43页
     ·Bochs第43页
     ·QEMU第43-44页
   ·本章小结第44-45页
第三章 虚拟机动态迁移的研究第45-67页
   ·虚拟机迁移概述第45-46页
   ·动态迁移的方法第46-59页
     ·预拷贝方法第46-51页
     ·后续拷贝方法第51-56页
     ·两种迁移方法的比较第56-59页
   ·动态迁移的实质第59-61页
   ·动态迁移的实现第61-65页
     ·代码整体结构第61-62页
     ·关键细节第62-65页
   ·本章小节第65-67页
第四章 实验测评第67-84页
   ·实验环境第67-68页
     ·硬件环境第67页
     ·软件环境第67-68页
   ·实验方案及数据第68-81页
     ·预拷贝动态迁移方式第68-72页
     ·后续拷贝动态迁移方式第72-76页
     ·两种动态迁移方式的比较第76-81页
   ·实验分析第81-82页
     ·动态迁移与静态迁移的比较第81页
     ·预拷贝方式和后续拷贝方式的比较第81页
     ·内存大小的影响第81-82页
     ·不同负载的影响第82页
   ·本章小结第82-84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84-86页
   ·论文总结第84页
   ·未来的工作第84-86页
参考文献第86-91页
致谢第91-92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第92-94页

论文共9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元数据安全性研究
下一篇:基于本体的构件描述系统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