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财政法论文--金融法论文--证券管理法令论文

我国交易结算资金第三方存管的法律问题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1页
导言第11-13页
 (一) 选题的缘起第11-12页
 (二) 文献综述第12页
 (三) 研究方法第12-13页
第一章 我国客户交易结算资金第三方存管的背景第13-18页
 第一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第13-15页
  一、客户交易结算资金第13-14页
  二、交易结算资金第三方存管第14-15页
 第二节 我国实行第三方存管的原因——"券商挪保"第15-18页
  一、"券商挪保"现象第15页
  二、"券商挪保"现象产生的原因第15-16页
  三、"券商挪保"的危害第16-18页
第二章 域外客户交易结算资金存管模式的比较第18-26页
 第一节 以美国为例的经纪商存管模式第18-21页
  一、经纪商存管模式的特点第18-20页
  二、对经纪商存管模式的分析和评价第20-21页
 第二节 以台湾和韩国为例的第三方存管模式第21-26页
  一、第三方存管模式介绍第21-24页
  二、对域外第三方存管模式的评析及启示第24-26页
第三章 我国客户交易结算资金存管模式的改革尝试第26-41页
 第一节 新《证券法》颁布前我国存管制度的改革尝试第26-28页
  一、原有做法第26-27页
  二、改革尝试第27页
  三、改革存在的问题第27-28页
 第二节 新《证券法》确立的第三方存管制度第28-35页
  一、2005年新《证券法》对第三方存管的规定第29页
  二、第三方存管的内涵和具体制度设计第29-31页
  三、挪用客户交易结算资金的法律责任第31-32页
  四、交易结算资金银行第三方存管的优势第32-33页
  五、对客户交易结算资金性质产生的困惑第33-35页
 第三节 《证券公司监督管理条例》对第三方存管的进一步规定第35-41页
  一、关于客户交易结算资金第三方存管模式第36-38页
  二、关于客户交易结算资金的所有权第38-39页
  三、关于客户资产的动用第39页
  四、关于其他市场主体的监督义务和报告责任第39-41页
第四章 对我国第三方存管制度的评析第41-51页
 第一节 对我国现行第三方存管制度若干问题的理解第41-44页
  一、存管账户的法律性质第41-43页
  二、有关存管主体的权力义务关系第43-44页
 第二节 第三方存管制度的进步之处第44-46页
  一、有效地防止证券公司挪用客户交易结算资金第44-45页
  二、促进证券公司合法合规经营第45-46页
  三、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推进证券机构业务转型第46页
  四、有利于增强投资者信心,降低监管成本第46页
 第三节 我国现行第三方存管制度的缺陷第46-51页
  一、法律上的缺陷第46-48页
  二、制度上的缺陷第48-51页
第五章 完善我国第三方存管制度的若干建议第51-59页
 第一节 立法上的完善建议第51-54页
  一、将交易结算资金存管账户引入信托机制第51-53页
  二、明确第三方存管中相关主体的法律关系和责任第53-54页
  三、继续完善挪用行为相关的民事责任制度和可操作性第54页
 第二节 执法方面的完善建议第54-55页
  一、完善监管约束机制,加大执法力度第54-55页
  二、监管机构应加强对客户民事救济的参与第55页
 第三节 其他完善建议第55-59页
  一、完善对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的规定第55-56页
  二、完善证券业自律组织的监管机制,明确其执法权限第56-57页
  三、加强客户个人对交易结算资金的监督机制第57页
  四、明确存管银行对客户查询交易结算资金的相关责任第57-58页
  五、进一步完善其他保护机制,让保护无处不在第58-59页
结语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64页
后记第64-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纵向限制竞争行为的反垄断法规制研究
下一篇:小额贷款公司立法的若干思考--反思、借鉴与重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