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客流后评估体系及指标研究
致谢 | 第1-6页 |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1 绪论 | 第12-22页 |
·研究背景 | 第12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2-14页 |
·研究目的 | 第12-13页 |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8页 |
·国外后评估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国内后评估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8-22页 |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技术路线 | 第19-22页 |
2 城市轨道交通客流分析 | 第22-42页 |
·城市轨道交通客流概述 | 第22-23页 |
·城市轨道交通客流内涵 | 第22-23页 |
·城市轨道交通客流产生机理分析 | 第23页 |
·车站客流特性分析 | 第23-27页 |
·车站客流的时间分布特征 | 第23-25页 |
·换乘客流特征 | 第25-26页 |
·站台客流特征 | 第26-27页 |
·线路客流特性分析 | 第27-33页 |
·线路客流时间分布特征 | 第27-29页 |
·线路客流空间分布特征 | 第29-33页 |
·网络客流特性分析 | 第33-37页 |
·网络客流时间分布特征 | 第33-35页 |
·网络客流空间分布特性 | 第35-37页 |
·客流影响因素分析 | 第37-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2页 |
3 城市轨道交通客流后评估基本体系 | 第42-58页 |
·后评估的理论基础研究 | 第42-45页 |
·后评估的概念 | 第42-43页 |
·后评估的分类 | 第43-45页 |
·后评估的步骤 | 第45页 |
·轨道交通客流后评估理论基础研究 | 第45-48页 |
·客流后评估概念及特点 | 第45-47页 |
·客流后评估目的 | 第47页 |
·客流后评估的原则 | 第47-48页 |
·城市轨道交通客流后评估研究 | 第48-54页 |
·客流后评估的基本内容 | 第48-50页 |
·客流后评估的基本步骤 | 第50页 |
·客流后评估的基本方法 | 第50-52页 |
·客流后评估的基础数据 | 第52-54页 |
·城市轨道交通客流后评估时限确定 | 第54-57页 |
·客流后评估的分类 | 第54-55页 |
·客流预测的时期划分 | 第55页 |
·客流后评估的时限划分 | 第55-57页 |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4 基于PSR的客流后评估指标体系研究 | 第58-72页 |
·PSR框架模型概述 | 第58-60页 |
·PSR框架模型的基本原理 | 第58-59页 |
·PSR框架模型的特点 | 第59页 |
·PSR框架模型在客流后评估中的优势 | 第59-60页 |
·基于PSR框架模型的指标体系构建 | 第60-62页 |
·客流后评估指标选取原则 | 第60页 |
·客流后评估指标的特点 | 第60-61页 |
·基于PSR框架模型的后评估指标体系框架 | 第61-62页 |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客流指标体系 | 第62-70页 |
·车站客流指标体系 | 第62-64页 |
·线路客流指标体系 | 第64-68页 |
·网络客流指标体系 | 第68-70页 |
·本章小结 | 第70-72页 |
5 实例分析—北京地铁5号线客流后评估 | 第72-102页 |
·北京地铁5号线概述 | 第72-73页 |
·地铁5号线客流后评估内容 | 第73-74页 |
·地铁5号线客流后评估主要内容 | 第73-74页 |
·地铁5号线客流后评估步骤 | 第74页 |
·地铁5号线客流特征分析 | 第74-81页 |
·地铁5号线客流特征年限 | 第74-75页 |
·地铁5号线客流特征分析 | 第75-81页 |
·地铁5号线客流后评估指标的计算 | 第81-99页 |
·客流后评估指标的选取 | 第81页 |
·客流后评估指标计算分析 | 第81-99页 |
·地铁5号线客流后评估结论及建议 | 第99-101页 |
·地铁5号线客流后评估结论 | 第99-100页 |
·地铁5号线客流后评估建议 | 第100-101页 |
·本章小结 | 第101-102页 |
6 结论和展望 | 第102-104页 |
·文章研究结论 | 第102页 |
·展望 | 第102-104页 |
参考文献 | 第104-108页 |
作者简历 | 第108-111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11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