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态软件水印的研究与实现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3页 |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本文相关工作及其结构 | 第11-13页 |
第二章 软件水印技术 | 第13-26页 |
·软件水印描述 | 第13页 |
·软件水印分类 | 第13-15页 |
·静态软件水印 | 第14-15页 |
·动态软件水印 | 第15页 |
·软件水印算法 | 第15-17页 |
·软件保护与软件水印攻击 | 第17-19页 |
·软件水印保护版权的原理 | 第17-18页 |
·软件水印攻击 | 第18-19页 |
·软件加壳技术的引入 | 第19-22页 |
·软件加壳介绍 | 第19-20页 |
·加壳程序的运行机制 | 第20-21页 |
·加壳程序外壳引导段 | 第21-22页 |
·外壳引导段变量处理 | 第22页 |
·数据加密 | 第22-26页 |
·对称加密算法 | 第23页 |
·公开密钥加密算法 | 第23-24页 |
·DSA 数字签名算法 | 第24-26页 |
第三章 PE文件格式分析 | 第26-37页 |
·PE 文件介绍 | 第26-27页 |
·PE 文件的加载与运行机制 | 第27-31页 |
·PE 文件加载 | 第27-28页 |
·API 的调用 | 第28-29页 |
·结构化异常处理 | 第29-31页 |
·PE 文件详细分析 | 第31-36页 |
·代码节分析及其特点 | 第31页 |
·数据节分析及其特点 | 第31-32页 |
·输入表分析 | 第32-34页 |
·输出表分析 | 第34-36页 |
·rdata 节 | 第36页 |
·小结 | 第36-37页 |
第四章 软件水印嵌入算法设计 | 第37-44页 |
·PE 格式及水印嵌入位置分析 | 第37-39页 |
·PE 文件现有的空余位置 | 第37页 |
·PE 文件头变形 | 第37-38页 |
·构造新的空余位置 | 第38-39页 |
·水印嵌入代码节方法 | 第39页 |
·版权保护水印设计与实现 | 第39-42页 |
·软件水印信息的生成 | 第39-40页 |
·软件水印的加密 | 第40-41页 |
·水印嵌入及其提取 | 第41-42页 |
·实验结果及讨论 | 第42-44页 |
第五章 软件水印自检测实现 | 第44-51页 |
·提取可执行代码方法 | 第44-46页 |
·获取调用某API 的可执行代码 | 第44-45页 |
·获取某功能的可执行代码 | 第45-46页 |
·修改程序OEP 实现自检测 | 第46-49页 |
·水印检测机制 | 第46-47页 |
·C++内联汇编获取API 地址 | 第47-49页 |
·嵌入代码如何返回软件OEP | 第49页 |
·软件加壳实现自检测 | 第49-50页 |
·自检测代码与水印嵌入位置 | 第49页 |
·两种自检测方法水印嵌入异同 | 第49-50页 |
·小结 | 第50-51页 |
第六章 总结及展望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