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红芪药材鉴定及多糖提取工艺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1-9页 |
| 英文摘要 | 第9-11页 |
| 第1章 概述 | 第11-25页 |
| ·多糖的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 ·多糖的生物活性 | 第12-15页 |
| ·增强免疫机能 | 第12-13页 |
| ·抗肿瘤 | 第13页 |
| ·抗衰老 | 第13-14页 |
| ·降血糖,降血脂 | 第14页 |
| ·抗病毒 | 第14-15页 |
| ·多糖提取,分离工艺 | 第15-20页 |
| ·药材的脱脂 | 第15页 |
| ·提取方法 | 第15-18页 |
| ·多糖的含量测定方法 | 第18-20页 |
| ·红芪简介 | 第20-24页 |
| ·红芪的药用历史及种类 | 第20页 |
| ·红芪的生长习性及分布 | 第20-21页 |
| ·红芪的化学成分 | 第21页 |
| ·红芪多糖的生物活性 | 第21-24页 |
| ·本文的选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 第24-25页 |
| 第2章 红芪药材的鉴定及预实验 | 第25-35页 |
| ·实验材料及设备 | 第25页 |
| ·实验材料 | 第25页 |
| ·试剂及主要仪器 | 第25页 |
| ·试验方法 | 第25-28页 |
| ·红芪药材性状鉴别 | 第25-26页 |
| ·红芪药材的显微鉴别 | 第26页 |
| ·红芪药材的预实验 | 第26-28页 |
| ·实验结果 | 第28-33页 |
| ·红芪药材性状鉴别结果 | 第28-29页 |
| ·红芪药材组织鉴别结果 | 第29-30页 |
| ·红芪药材粉末鉴定结果 | 第30-32页 |
| ·红芪药材的预实验结果 | 第32-33页 |
| ·实验结果与总结 | 第33-35页 |
| 第3章 红芪多糖水提醇沉法工艺研究 | 第35-47页 |
|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35页 |
| ·实验材料 | 第35页 |
| ·试剂及主要仪器 | 第35页 |
| ·实验方法和分析方法 | 第35-39页 |
| ·红芪粗粉预处理 | 第35-36页 |
| ·红芪多糖水提工艺流程 | 第36页 |
| ·多糖含量的检测方法 | 第36-37页 |
| ·多糖得率计算 | 第37页 |
| ·葡萄糖标准曲线的制备 | 第37-38页 |
| ·红芪多糖水提醇沉工艺研究 | 第38-39页 |
| ·实验结果 | 第39-46页 |
| ·葡萄糖标准曲线 | 第39页 |
| ·红芪多糖水提单因素实验结果 | 第39-44页 |
| ·红芪多糖水提正交实验结果 | 第44-46页 |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46-47页 |
| 第4章 红芪多糖纤维素酶法提取工艺优化 | 第47-59页 |
|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47页 |
| ·实验材料 | 第47页 |
| ·试剂及主要仪器 | 第47页 |
| ·实验方法和分析方法 | 第47-49页 |
| ·红芪粗粉预处理 | 第47-48页 |
| ·红芪多糖纤维素酶法提取工艺研究 | 第48页 |
| ·碱浸提法提取多糖 | 第48页 |
| ·酸浸提法提取多糖 | 第48-49页 |
| ·多糖酶提法的对比试验 | 第49页 |
| ·红芪粗粉的脱脂工艺研究 | 第49页 |
| ·实验结果 | 第49-58页 |
| ·红芪多糖酶提单因素实验结果 | 第49-53页 |
| ·红芪多糖酶提正交实验结果 | 第53-55页 |
| ·碱浸提法提取结果 | 第55页 |
| ·酸浸提法提取结果 | 第55-56页 |
| ·多糖酶提法的对比试验结果 | 第56页 |
| ·红芪粗粉的脱脂正交试验结果 | 第56-58页 |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58-59页 |
| 第5章 讨论及展望 | 第59-61页 |
| ·结论 | 第59-60页 |
| ·展望 | 第60-61页 |
| 参考文献 | 第61-66页 |
| 致谢 | 第66-67页 |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