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保局子空间分析的人脸特征提取算法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32页 |
·引言 | 第12-13页 |
·人脸识别的研究现状 | 第13-21页 |
·主要的人脸检测方法 | 第14-15页 |
·主要的人脸识别方法 | 第15-21页 |
·人脸识别中存在的问题 | 第21-22页 |
·特征提取算法概述 | 第22-25页 |
·线性算法 | 第23-24页 |
·非线性算法 | 第24-25页 |
·常用分类器介绍 | 第25-26页 |
·常用人脸库介绍 | 第26-28页 |
·常用评价标准 | 第28-29页 |
·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29-30页 |
·论文的章节安排 | 第30-32页 |
第2章 无关性判别保局算法 | 第32-48页 |
·引言 | 第32-34页 |
·主成分分析 | 第34页 |
·线性判别分析 | 第34-36页 |
·线性判别分析的实现 | 第34-35页 |
·统计不相关的线性判别分析 | 第35-36页 |
·保局算法 | 第36-40页 |
·拉普拉斯特征映射 | 第36-37页 |
·保局算法的主要思想及实现 | 第37-38页 |
·保局算法与主成分分析、线性判别分析的关系 | 第38-40页 |
·判别保局算法 | 第40-41页 |
·无关性判别保局算法 | 第41-44页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4-47页 |
·参数选择 | 第44-46页 |
·ORL人脸库上的实验 | 第46页 |
·YALE人脸库上的实验 | 第46-47页 |
·算法性能分析 | 第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3章 核正交判别保局差异最大分析 | 第48-62页 |
·引言 | 第48页 |
·核方法 | 第48-52页 |
·基本概念 | 第48-50页 |
·核主成分分析 | 第50-51页 |
·核线性判别分析 | 第51-52页 |
·融合局部结构和差异信息的监督特征提取算法 | 第52-53页 |
·判别保局差异最大分析 | 第53-55页 |
·核正交判别保局差异最大分析 | 第55-58页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58-61页 |
·参数选择问题 | 第58-59页 |
·小规模人脸库ORL和Yale上的实验 | 第59页 |
·大规模PIE人脸库上的实验 | 第59-60页 |
·算法识别性能分析 | 第60页 |
·算法计算复杂度分析 | 第60-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4章 基于酉子空间的二维判别保局算法 | 第62-76页 |
·引言 | 第62-64页 |
·二维主成分分析 | 第64-66页 |
·二维主成分分析的原理 | 第64-65页 |
·二维主成分分析的图像重构 | 第65-66页 |
·二维线性判别分析 | 第66-68页 |
·二维保局算法 | 第68-69页 |
·基于酉子空间的二维判别保局算法 | 第69-72页 |
·算法的主要思想 | 第69-71页 |
·复数域内分类器设计 | 第71-72页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72-75页 |
·UMIST人脸库上的实验 | 第72-73页 |
·YaleB人脸库上的实验 | 第73-74页 |
·算法性能分析 | 第74-75页 |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第5章 小样本情况下的保局算法 | 第76-97页 |
·引言 | 第76-77页 |
·线性判别分析中的小样本问题 | 第77-81页 |
·通过PCA进行降维 | 第77-78页 |
·正则化算法 | 第78页 |
·伪逆法 | 第78-79页 |
·直接法 | 第79页 |
·零空间法 | 第79-80页 |
·判别公共向量 | 第80页 |
·完备法 | 第80-81页 |
·零空间保局判别本征脸 | 第81-85页 |
·本征脸 | 第81-82页 |
·零空间保局判别本征脸 | 第82-84页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84-85页 |
·适合于小样本情况下的拉普拉斯判别分析 | 第85-96页 |
·无监督判别投影 | 第85-86页 |
·监督化拉普拉斯判别分析 | 第86-88页 |
·适合于小样本情况下的监督化拉普拉斯判别分析 | 第88-93页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93-96页 |
·本章小结 | 第96-97页 |
结论 | 第97-99页 |
参考文献 | 第99-108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108-109页 |
致谢 | 第10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