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论文--农业劳动力与农业人口论文

陇南市农村劳务经济发展问题研究

摘要第1-4页
SUMMARY第4-15页
1 绪论第15-22页
   ·研究背景第15页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5-16页
     ·研究目的第15-16页
     ·研究意义第16页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6-20页
     ·国外研究综述第16-17页
     ·国内研究动态第17-20页
   ·研究方法第20-21页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第21-22页
2 农村劳务经济的理论与发展实践第22-31页
   ·农村劳务经济的概念与内涵第22-23页
     ·相关概念的界定第22页
     ·农村劳务经济的概念和内涵第22-23页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理论第23-26页
     ·刘易斯模型第23-24页
     ·拉尼斯-费景汉理论第24页
     ·乔根森模型第24-25页
     ·托达罗理论第25页
     ·斯塔克新劳动力转移理论第25页
     ·"推力-拉力"理论第25-26页
   ·国内外农村劳务经济发展实践第26-31页
     ·国外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模式第26-28页
     ·中国劳务经济发展实践第28-30页
     ·甘肃省劳务经济发展实践第30-31页
3 陇南市农村劳务经济发展现状第31-49页
   ·陇南市社会经济发展概况第31-33页
     ·自然地理概况第31页
     ·国民经济发展概况第31-32页
     ·人口增长及社会保障概况第32-33页
   ·陇南市农村劳务经济的发展背景第33-37页
     ·人多地少的矛盾十分突出第33页
     ·农村贫困问题仍未解决第33-34页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冲击第34-36页
     ·农村的推力和城市的拉力第36-37页
     ·国家调整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政策第37页
   ·陇南市劳务经济的发展历程第37-38页
   ·陇南市农村劳务经济发展特征第38-40页
     ·输转规模日益扩大,增加收入效果明显第38-39页
     ·劳务输出方式转变,输出地区比较集中第39-40页
     ·劳务输出由"苦力型"向"技能型"转变,特色劳务品牌创建初见成效第40页
     ·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带动就业效应渐显第40页
     ·灾后重建项目启动,显著增加就地就近转移第40页
     ·开发国外劳务市场,境外劳务输出形成亮点第40页
   ·陇南市发展农村劳务经济的积极作用第40-44页
     ·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第40-42页
     ·对务工人员家庭及自身的积极作用第42-44页
   ·陇南市农村劳务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第44-49页
     ·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偏低,且传统思想观念浓厚第45页
     ·劳务输转的自发性强,组织化程度较低第45页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依然突出,农民工合法权益难以保障第45页
     ·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滞后,限制就地就近转移第45-46页
     ·农村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问题凸显第46-47页
     ·农业生产受到影响,农村"空壳化"现象严重第47页
     ·加大了城市就业压力、交通负担和管理的难度第47-49页
4 陇南市农村劳务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第49-64页
   ·资料来源及说明第49页
   ·陇南市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个体特征第49-50页
     ·年龄、性别和婚姻状况第49-50页
     ·文化程度第50页
   ·陇南市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技能培训情况第50-54页
     ·务工人员技能培训情况第50-51页
     ·务工人员技能等级第51页
     ·务工人员技能培训方式第51-52页
     ·务工人员未参加技能培训的原因第52页
     ·是否参加培训与找工作的关系第52-53页
     ·想学的技能及接受培训的时间第53-54页
   ·外出务工的原因、目的与信息来源第54页
     ·外出务工的原因和目的第54页
     ·外出务工的信息来源和途径第54页
   ·外出务工地区、从事行业及务工时间第54-56页
   ·务工人员对工资水平及发放情况的评价和务工收入的用途第56-57页
   ·务工人员对岗位及生活条件的满意度第57-58页
   ·务工人员外出务工的障碍因素和应具备的素质第58页
   ·务工人员的劳动保障情况第58-59页
   ·务工人员的打算与要求第59-63页
     ·务工人员近期及长远的打算第59-61页
     ·务工人员对用人单位及留在城市的要求第61-62页
     ·务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及希望政府劳务部门提供的服务第62-63页
   ·调查结论分析第63-64页
5 陇南市农村劳务经济发展的SWOT分析第64-73页
   ·SWOT分析方法简介第64-65页
   ·陇南市农村劳务经济发展的SWOT分析第65-70页
     ·陇南市农村劳务经济发展的优势第65-66页
     ·陇南市农村劳务经济发展的劣势第66-68页
     ·陇南市农村劳务经济发展的机遇第68-69页
     ·陇南市农村劳务经济发展的挑战第69-70页
   ·陇南市农村劳务经济发展战略分析第70-73页
     ·S-O组合战略:发挥优势,抓住机遇第71页
     ·S-T组合战略:发挥优势,迎接挑战第71-72页
     ·W-O组合战略:克服劣势,抓住机遇第72页
     ·W-T组合战略:克服劣势,迎接挑战第72-73页
6 陇南市农村富余劳动力预测第73-78页
   ·农业富余劳动力数量的测算方法第73页
   ·陇南市农业劳动力供给分析第73-75页
   ·陇南市农业劳动力需求分析第75-76页
     ·陇南市耕地面积预测第75页
     ·陇南市农业劳动力需求预测第75-76页
   ·陇南市农业富余劳动力测算第76-78页
7 促进陇南市农村劳务经济发展的基本原则与对策建议第78-85页
   ·陇南市农村劳务经济发展的基本原则第78页
   ·促进陇南市农村劳务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第78-85页
     ·加强组织领导和舆论宣传,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组织引导作用第78-79页
     ·加强教育和职业培训,提高务工人员的文化和技能素质第79页
     ·完善机制,提高劳务输转的组织化和市场化程度第79-80页
     ·创建更多优势劳务品牌,提升陇南市务工人员市场竞争力第80页
     ·制定宽松政策,鼓励和扶持务工人员回归创业第80-81页
     ·深化体制改革,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第81-82页
     ·妥善解决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问题,为务工人员解除后顾之忧第82页
     ·加强管理和服务,缓解流动人口给城市带来的压力第82-83页
     ·立足陇南资源优势,发展特色经济,促进就地就近转移第83-85页
致谢第85-86页
参考文献第86-90页
附录:陇南市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情况调查问卷第90-94页
个人简介第94-95页
导师简介第95-97页

论文共9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甘肃省民族地区农村养老保障问题研究--以临夏州为例
下一篇:河南省农村家庭人力资本投资决策调查研究--以临颍县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