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文缩略字表 | 第1-8页 |
| 中文摘要 | 第8-13页 |
| 英文摘要 | 第13-21页 |
| 前言 | 第21-25页 |
| 第一部分 可卡因条件位置偏爱昼夜差异及其与脑内GSK-3β的关系 | 第25-49页 |
| 1 材料 | 第25-26页 |
| 2 方法 | 第26-33页 |
| ·条件位置偏爱实验 | 第26-27页 |
| ·脑立体定位技术 | 第27页 |
| ·脑核团微注射技术 | 第27页 |
| ·脑立体定位组织学鉴定 | 第27页 |
| ·脑核团定位取材法 | 第27-28页 |
| ·蛋白免疫印迹分析(western blot) | 第28-32页 |
| ·相关试剂及配制 | 第28-31页 |
| ·蛋白提取 | 第31页 |
| ·蛋白浓度测定 | 第31页 |
| ·电泳、转移及显色 | 第31-32页 |
| ·数据处理 | 第32-33页 |
| 3 结果 | 第33-43页 |
| ·naive大鼠脑内pGSK-3β水平的昼夜节律 | 第33-35页 |
| ·大鼠可卡因CPP形成的昼夜差异 | 第35-37页 |
| ·不同时间可卡因CPP训练对脑内pGSK-3β水平的影响 | 第37-42页 |
| ·可卡因对视交叉上核pGSK-3β水平的影响 | 第37-39页 |
| ·可卡因对前额叶皮层pGSK-3β水平的影响 | 第39-40页 |
| ·可卡因对中脑腹侧被盖区pGSK-3β水平的影响 | 第40-41页 |
| ·可卡因对伏隔核pGSK-3β水平的影响 | 第41-42页 |
| ·VTA核团微注射58216763对可卡因CPP昼夜差异的影响 | 第42-43页 |
| 4 讨论 | 第43-48页 |
| 5 小结 | 第48-49页 |
| 第二部分 可卡因慢性稽延性症状变化及其与脑内GSK-3β的关系 | 第49-67页 |
| 1 材料 | 第49-50页 |
| 2 方法 | 第50-52页 |
| ·高架十字迷宫实验 | 第50页 |
| ·旷场实验 | 第50-51页 |
| ·糖水偏爱实验 | 第51页 |
| ·脑核团定位取材法 | 第51页 |
| ·蛋白免疫印迹分析(western blot) | 第51页 |
| ·实验分组及可卡因给药方案 | 第51-52页 |
| ·数据处理 | 第52页 |
| 3 结果 | 第52-62页 |
| ·可卡因慢性处理大鼠戒断后体重增重的变化 | 第52-53页 |
| ·可卡因慢性处理大鼠戒断后高架十字迷宫行为的变化 | 第53-54页 |
| ·可卡因慢性处理大鼠戒断后旷场行为的变化 | 第54-55页 |
| ·可卡因慢性处理大鼠戒断后糖水偏爱行为的变化 | 第55-56页 |
| ·可卡因慢性处理大鼠戒断后脑内pGSK-3β的变化 | 第56-62页 |
| ·视交叉上核pGSK-3β水平及节律的变化 | 第57-58页 |
| ·前额叶皮层pGSK-3β水平及节律的变化 | 第58-59页 |
| ·中脑腹侧被盖区pGSK-3β水平及节律的变化 | 第59-60页 |
| ·伏隔核pGSK-3β水平及节律的变化 | 第60-62页 |
| 4 讨论 | 第62-66页 |
| 5 小结 | 第66-67页 |
| 附录 | 第67-68页 |
| 致谢 | 第68-69页 |
| 结论 | 第69-70页 |
| 参考文献 | 第70-83页 |
| 综述:昼夜节律与药物滥用 | 第83-9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