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缩略语 | 第9-10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0-26页 |
·枇杷的形态学特性及地理分布 | 第10页 |
·植物低温胁迫的研究现状 | 第10-18页 |
·低温胁迫下植物的结构及生理生化变化 | 第10-14页 |
·运用分子技术对植物抗寒性的研究 | 第14-16页 |
·国内外枇杷低温胁迫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差异显示技术 | 第18-19页 |
·mRNA 差异显示技术 | 第19-24页 |
·mRNA 差异显示技术的原理 | 第19-20页 |
·mRNA 差异显示技术的基本程序 | 第20页 |
·mRNA 差异显示技术的优缺点 | 第20-21页 |
·mRNA 差异显示技术的改进与发展 | 第21-24页 |
·全基因序列的获得 | 第24页 |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24-26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6-38页 |
·试验材料 | 第26-28页 |
·植物材料 | 第26页 |
·引物 | 第26-27页 |
·试验菌株与克隆载体 | 第27页 |
·试验试剂 | 第27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27-28页 |
·试验方法 | 第28-38页 |
·枇杷幼果果肉总RNA 提取 | 第28-29页 |
·总RNA 的纯化处理 | 第29页 |
·逆转录合成cDNA 第一链 | 第29-30页 |
·mRNA 差异显示技术体系的建立 | 第30-31页 |
·枇杷幼果低温胁迫下的mRNA 差异显示分析 | 第31-32页 |
·差异片段的克隆 | 第32-35页 |
·差异序列的Reverse Northern 斑点杂交 | 第35-38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8-50页 |
·枇杷幼果总RNA 的提取 | 第38页 |
·逆转录结果的检验 | 第38-39页 |
·mRNA 差异显示体系的建立 | 第39-42页 |
·cDNA 用量对DD-PCR 反应的影响 | 第39-40页 |
·引物浓度对DD-PCR 反应的影响 | 第40页 |
·dNTPs 浓度对DD-PCR 反应的影响 | 第40-41页 |
·退火温度对DD-PCR 反应的影响 | 第41-42页 |
·枇杷幼果低温胁迫下的mRNA 差异显示分析 | 第42-43页 |
·琼脂糖凝胶分离差异片段结果 | 第42页 |
·差异片段的二次扩增结果 | 第42-43页 |
·重组克隆的筛选与鉴定 | 第43-44页 |
·蓝白斑筛选 | 第43页 |
·克隆产物的PCR 鉴定结果 | 第43-44页 |
·差异片段的Reverse Northern 斑点杂交结果 | 第44-45页 |
·探针效价的测定结果 | 第44-45页 |
·Reverse Northern 斑点杂交结果 | 第45页 |
·阳性片段的测序及序列分析 | 第45-50页 |
·阳性片段的测序结果 | 第45-47页 |
·阳性片段的序列分析结果 | 第47-50页 |
4 讨论 | 第50-53页 |
·枇杷幼果总RNA 的提取与逆转录 | 第50-51页 |
·差异显示体系的优化 | 第51页 |
·差异结果分析 | 第51-52页 |
·后续工作思路 | 第52-53页 |
5 结论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60页 |
附录Ⅰ CSIGE 1 同源比对 | 第60-61页 |
附录Ⅱ CSIGE 2 同源比对 | 第61-63页 |
附录Ⅲ CSIGE 3 同源比对 | 第63-64页 |
附录Ⅳ溶液及其配制 | 第64-67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相关论文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