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林业论文--森林经营学、森林计测学、森林经理学论文--各林种及林副产品经营论文--自然保护区论文

南宁青秀山风景名胜区生态完整性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1. 绪论第11-19页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1-12页
   ·生态完整性国内外研究动态第12-15页
     ·国外生态完整性研究现状第12-14页
     ·国内生态完整性研究现状第14-15页
   ·研究内容、目标及技术路线第15-19页
     ·研究内容第15-16页
     ·研究目标第16页
     ·研究技术路线第16-19页
2 文献综述第19-27页
   ·相关概念第19-21页
     ·景观格局第19页
     ·景观格局指数第19-20页
     ·生态第20页
     ·生态完整性第20-21页
   ·生态完整性评价的理论依据第21-23页
     ·生态学理论第21-22页
     ·可持续发展理论第22-23页
     ·环境规划理论第23页
     ·系统工程理论第23页
   ·生态完整性评价方法第23-25页
     ·生态完整性评价的指标第23-24页
     ·生态完整性评价的模型第24-25页
   ·3S技术在景观格局指数分析和生态完整性评价中的应用第25-27页
     ·3S技术在景观格局指数分析中的应用第25-26页
     ·3S技术在生态完整性评价中的应用第26-27页
3 研究区域概况与研究方法第27-51页
   ·研究区域概况第27-31页
     ·地理位置及行政区划第27页
     ·自然环境第27-29页
     ·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第29页
     ·规划与建设情况第29-31页
   ·数据处理第31页
     ·数据的来源第31页
     ·数据的提取第31页
   ·景观斑块类型的划分第31-32页
     ·分类的原则第31-32页
     ·景观分类的体系第32页
   ·景观格局指数的选取第32-39页
     ·景观格局指数的分类第32-34页
     ·景观格局指数的选取方法第34-35页
     ·景观格局指数的确定第35-39页
   ·生态完整性评价的指标体系第39-45页
     ·指标的选取原则第39页
     ·指标体系的构成第39-45页
   ·生态完整性评价的依据第45-46页
   ·生态完整性评价等级的划分第46-47页
   ·生态完整性评价方法第47-51页
4. 结果与分析第51-69页
   ·生态完整性指标量化标准第51-52页
   ·景观格局分析第52-56页
     ·景观结构完整性分析第54-56页
     ·景观结构完整性指标量化结果第56页
   ·生态结构分析第56-58页
     ·生态结构完整性分析第56-58页
     ·生态结构完整性指标量化结果第58页
   ·生态服务功能分析第58-61页
     ·生态服务功能完整性分析第58-60页
     ·生态服务功能完整性指标量化结果第60-61页
   ·青秀山生态完整性综合计算第61-69页
     ·各指标权重值的确定第61-64页
     ·生态完整性综合计算第64-69页
5. 结论与讨论第69-72页
   ·结论第69-70页
   ·讨论第70-72页
参考文献第72-79页
附图第79-80页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第80-81页
致谢第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云龙示范区城市森林生态体系构建研究
下一篇:冷水江新农村人居环境绿化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