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刑法论文

我国罪刑法定原则历史演变探究

中文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3页
引言第13-14页
一、罪刑法定原则概述第14-18页
 (一) 罪刑法定原则的思想渊源第14-15页
  1. 自然法理论第14页
  2. 三权分立学说第14-15页
  3. 心理强制学说第15页
 (二) 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类型第15-16页
  1. 英美法系的罪刑法定原则第15-16页
  2. 大陆法系之罪刑法定原则第16页
 (三) 罪刑法定原则的价值第16-17页
 (四) 罪刑法定原则的派生原则第17页
 (五) 宪政是罪刑法定原则的基础第17-18页
二、罪刑法定原则进入中国第18-22页
 (一) 罪刑法定原则与中国的法律传统第18-19页
  1. 我国古代是否存在罪刑法定原则第18-19页
  2. 中西罪刑法定原则之比较第19页
 (二) 明清时期启蒙思想家法的思想第19-20页
 (三) 清末立宪第20页
 (四) 罪刑法定原则的引入第20-22页
  1. 鸦片战争前罪刑法定思想的流入第20-21页
  2. 《日本国志·刑法志》引入罪刑法定原则第21-22页
  3. 《大清新刑律》实现罪刑法定原则之立法化第22页
三、民国时期的罪刑法定原则第22-24页
 (一) 民初时期的罪刑法定原则第22-24页
  1. 民国初期刑法之中之罪刑法定原则第22-23页
  2.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罪刑法定原则第23-24页
 (二) 简评民国时期罪刑法定原则的评价:双重性第24页
四、新中国初期的罪刑法定原则第24-27页
 (一) 新中国初期的宪政建设第24-25页
  1. 新民主主义时期法制与罪型法定原则第24页
  2. 建国初期的宪政建设情况第24-25页
 (二) 建国初期刑事法制建设和罪刑法定原则第25页
 (三) 典型事件分析——公安六条第25-26页
 (四) 简评建国初期罪刑法定原则——无形无意第26-27页
五、1979 年时期的罪刑法定原则第27-29页
 (一) 法律理性与人权保障第27-28页
  1. 法律理性产生的原因第27页
   ·年宪法关于公民权利的规定第27-28页
 (二) 1979 刑法典与罪刑法定原则第28页
   ·刑法的制定和颁布第28页
  2. 罪刑法定原则的缺位与类推制度的确立第28页
 (三) 简评1979 年刑法时期的罪刑法定原则第28-29页
六、1997 年刑法中罪刑法定原则的确立第29-31页
 (一) 罪刑法定原则的确立第29-30页
 (二) 罪刑法定原则的缺陷第30-31页
七、对罪刑法定原则演变的省思第31-34页
 (一) 罪刑法定原则在中国变迁的原因第31-32页
  1. 政治原因第31页
  2. 思想观念原因和法学家的推动第31-32页
  3. 法典驱动主义第32页
 (二) 罪刑法定原则在中国历史演变的启示第32-34页
  1. 法律的变迁应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第32-33页
  2. 罪刑法定原则的变迁应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第33页
  3. 罪刑法定原则的确立与实施离不开宪政的指引第33页
  4. 罪刑法定原则立法易司法难第33-34页
八、罪刑法定原则在中国当下的实施第34-38页
 (一) 保障人权意识增强第34-35页
  1.尊重与保障人权写入宪法第34页
  2.签署和加入国际人权公约第34-35页
 (二) 中国罪刑法定原则的立法完善第35-36页
  1.罪刑法定原则的宪法化第35页
  2.罪刑法定原则条文本身的完善第35页
  3.罪刑法定原则下的刑法完善第35-36页
 (三) 罪刑法定原则的司法贯彻第36-38页
  1.正确运用自由裁量权第36-37页
  2.行刑是罪刑法定原则的实施的延伸与终结第37-38页
结语第38-39页
致谢第39-40页
参考文献第40-41页

论文共4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亲属相盗的相关刑法问题研究
下一篇:盗窃网络虚拟财产行为的司法认定--刘某、陈某网络盗窃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