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13页 |
第1章绪论 | 第13-27页 |
1.1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 | 第13-15页 |
1.1.1天然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 | 第13-14页 |
1.1.2合成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 | 第14-15页 |
1.2聚己内酯 | 第15-16页 |
1.2.1PCL的性能 | 第15-16页 |
1.2.2PCL的改性 | 第16页 |
1.2.3PCL的应用 | 第16页 |
1.3聚乳酸 | 第16-25页 |
1.3.1聚乳酸的结构 | 第17-18页 |
1.3.2聚乳酸的特性 | 第18-20页 |
1.3.3聚乳酸的合成 | 第20-21页 |
1.3.4聚乳酸的改性 | 第21-22页 |
1.3.5聚乳酸的应用 | 第22-23页 |
1.3.5.1生物医学领域 | 第22-23页 |
1.3.5.2非生物医学领域 | 第23页 |
1.3.6聚乳酸的降解 | 第23-24页 |
1.3.7立构复合晶对聚乳酸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 第24-25页 |
1.4星型聚合物 | 第25-26页 |
1.5本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26-27页 |
第2章4a-PCL-b-PDLA的合成与结构表征 | 第27-33页 |
2.1引言 | 第27页 |
2.2实验部分 | 第27-30页 |
2.2.1实验原料及试剂 | 第27-28页 |
2.2.24a-PCL-b-PDLA/2a-PLLA的合成 | 第28-29页 |
2.2.3分析与表征 | 第29-30页 |
2.3结果与讨论 | 第30-32页 |
2.3.14a-PCL-b-PDLA的合成与表征 | 第30-32页 |
2.4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3章4a-PCL-b-PDLA与2a-PLLA共混体系的结晶行为 | 第33-61页 |
3.1引言 | 第33页 |
3.2实验部分 | 第33-35页 |
3.2.1实验原料及试剂 | 第33-34页 |
3.2.2样品制备 | 第34页 |
3.2.3分析及表征 | 第34-35页 |
3.3结果与讨论 | 第35-59页 |
3.3.1热稳定性表征分析 | 第35-36页 |
3.3.2立构复合晶的形成范围 | 第36-39页 |
3.3.34a-PCL-b-PDLA/2a-PLLA共混物的非等温结晶 | 第39-44页 |
3.3.44a-PCL-b-PDLA/2a-PLLA共混物的玻璃化温度变化 | 第44-45页 |
3.3.54a-PCL-b-PDLA/2a-PLLA共混物的等温结晶 | 第45-57页 |
3.3.5.1等温结晶的DSC曲线 | 第46-50页 |
3.3.5.2等温结晶动力学 | 第50-53页 |
3.3.5.3等温结晶POM形貌 | 第53-57页 |
3.3.64a-PCL-b-PDLA/2a-PLLA共混物晶体组成分析 | 第57-59页 |
3.4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第4章4a-PCL-b-PDLA与2a-PLLA共混体系的降解行为 | 第61-69页 |
4.1引言 | 第61页 |
4.2实验部分 | 第61-63页 |
4.2.1实验原料 | 第61页 |
4.2.2测试方法 | 第61-62页 |
4.2.3降解膜的制备方法 | 第62页 |
4.2.4热处理方法 | 第62页 |
4.2.5酶降解方法 | 第62-63页 |
4.2.6碱降解方法 | 第63页 |
4.3结果与讨论 | 第63-67页 |
4.3.1酶降解实验 | 第63-64页 |
4.3.1.1酶降解后的质量变化 | 第63页 |
4.3.1.2酶降解后的形貌变化 | 第63-64页 |
4.3.2碱降解实验 | 第64-67页 |
4.3.2.1碱降解前后的质量变化 | 第64-66页 |
4.3.2.2碱降解前后的形貌变化 | 第66-67页 |
4.4本章小结 | 第67-69页 |
第5章结论 | 第69-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7页 |
致谢 | 第77-79页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第79-81页 |
附件 | 第81-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