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的Linux内核崩溃转储机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插图目录 | 第10-11页 |
表格目录 | 第11-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6页 |
·本文的研究目的 | 第12-15页 |
·本文的贡献 | 第15-16页 |
第二章 Linux 内核简介 | 第16-21页 |
·Linux 的起源 | 第16页 |
·Linux 内核结构组成 | 第16-19页 |
·Linux 源代码的组成 | 第19-20页 |
·本章总结 | 第20-21页 |
第三章 Linux 下的崩溃内存转储 | 第21-33页 |
·LKCD | 第21-22页 |
·Netdump | 第22-25页 |
·Netdump 的设计 | 第22-24页 |
·Netdump 的设置 | 第24-25页 |
·Diskdump | 第25页 |
·Diskdump 的安全性 | 第25-26页 |
·Diskdump 的可靠性 | 第26页 |
·对内核的影响 | 第26页 |
·KDump | 第26-29页 |
·Kexec | 第27页 |
·KDump 简短的开发历史 | 第27-29页 |
·KDump 设计概览 | 第28-29页 |
·MKdump | 第29-30页 |
·MKdump 的工作方式 | 第29页 |
·Mkexec | 第29-30页 |
·迷你内核 | 第30页 |
·迷你内核的转储格式 | 第30页 |
·Linux 下的内存转储分析工具 | 第30-32页 |
·lcrash | 第30-31页 |
·Alicia | 第31页 |
·crash | 第31-32页 |
·本章总结 | 第32-33页 |
第四章 Linux 的内存模型 | 第33-40页 |
·内核地址类型 | 第33-34页 |
·物理内存描述 | 第34-36页 |
·线性地址空间 | 第36-37页 |
·Linux 中的分页模型 | 第37-39页 |
·本章总结 | 第39-40页 |
第五章 Linux 的通知链 | 第40-44页 |
·通知链(Notifier Chains) | 第40-41页 |
·通知链的类型 | 第41-42页 |
·使用通知链 | 第42-43页 |
·本章总结 | 第43-44页 |
第六章 ELF 文件格式 | 第44-50页 |
·ELF 介绍 | 第44页 |
·文件格式 | 第44-45页 |
·数据表示 | 第45页 |
·ELF 文件头部 | 第45-47页 |
·区域头部 | 第47-48页 |
·符号表 | 第48-49页 |
·本章总结 | 第49-50页 |
第七章 Linux 的模块机制 | 第50-56页 |
·内核模块的基本组成 | 第50-51页 |
·模块的编译 | 第51-52页 |
·模块的加载 | 第52-53页 |
·模块的卸载 | 第53页 |
·查找模块 | 第53页 |
·内核符号表 | 第53-54页 |
·模块参数 | 第54-55页 |
·本章总结 | 第55-56页 |
第八章 基于网络的Linux 内核崩溃转储 | 第56-79页 |
·客户端和服务器的通信协议 | 第57-59页 |
·服务器的设计 | 第59-61页 |
·客户端的设计 | 第61-74页 |
·内存转储设备 | 第61-63页 |
·与服务器进行通信 | 第61-62页 |
·为上层的内存转储核心提供接口 | 第62-63页 |
·vmcore 模块 | 第63-74页 |
·捕捉系统崩溃事件 | 第63-64页 |
·保护崩溃现场 | 第64-68页 |
·内存转储文件格式 | 第68-71页 |
·保存内存映像 | 第71-74页 |
·编译安装 | 第74-75页 |
·系统崩溃的方法 | 第75-76页 |
·分析内存转储文件 | 第76-78页 |
·本章总结 | 第78-79页 |
结论 | 第79-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4页 |
致谢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