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园艺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茄果类病虫害论文--辣椒病虫害论文

辣椒疫病病原菌鉴定及抗源筛选

中文摘要第1-11页
英文摘要第11-13页
1 引言第13-27页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3-14页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4-27页
     ·辣椒疫病发生与发展规律第14-15页
     ·辣椒疫霉菌研究概况第15-17页
     ·辣椒疫霉菌致病力第17-18页
     ·辣椒抗病性第18-22页
     ·辣椒疫霉菌生理小种分化第22-23页
     ·抗病育种现状第23-24页
     ·生物技术在辣椒抗病育种中的应用第24-27页
2 材料与方法第27-37页
   ·辣椒疫霉菌的鉴定第27-29页
     ·病原菌采集第27-28页
     ·病原菌分离、纯化与鉴定第28页
     ·病原菌保存第28-29页
   ·辣椒疫霉菌生物学特性第29-31页
     ·培养基对菌丝生长的影响第29页
     ·温度对菌丝生长的影响第29页
     ·pH 值对菌丝生长的影响第29页
     ·培养基对菌种保存时间的影响第29-30页
     ·光照处理对产孢量的影响第30页
     ·培养基对产孢量的影响第30页
     ·温度对产孢量的影响第30页
     ·pH 值对产孢量的影响第30页
     ·光照天数对游动孢子量的影响第30-31页
   ·辣椒疫病抗性鉴定方法筛选第31-33页
     ·试验设计方案第31页
     ·试验实施方案第31-32页
     ·供试辣椒幼苗的准备第32页
     ·接种方法第32-33页
   ·辣椒疫霉菌不同地区生理小种鉴定第33-35页
     ·孢子悬浮液准备第33页
     ·鉴别寄主第33-34页
     ·接种方法第34页
     ·辣椒疫病调查标准第34-35页
   ·抗病种质资源筛选第35-36页
     ·材料与方法第35-36页
     ·调查方法和标准第36页
   ·统计方法第36-37页
3 结果与分析第37-57页
   ·辣椒疫霉菌鉴定第37-38页
     ·菌落培养性状第37页
     ·菌丝与孢子囊培养性状第37-38页
     ·辣椒疫霉菌鉴定第38页
   ·疫霉菌生物学特性研究第38-48页
     ·培养基对菌落形态的影响第38-39页
     ·培养基对菌丝生长的影响第39-40页
     ·温度对菌丝生长的影响第40-41页
     ·pH 值对菌丝生长的影响第41-42页
     ·培养基对菌种保存时间的影响第42-43页
     ·光照对产孢量的影响第43-44页
     ·培养基对产孢量的影响第44-45页
     ·温度对产孢量的影响第45-46页
     ·pH 值对产孢量的影响第46-47页
     ·光照天数对游动孢子量的影响第47-48页
   ·辣椒疫病抗性鉴定方法筛选第48-51页
     ·抗性鉴定方法的病情指数极差分析第49页
     ·抗性鉴定方法的病情指数方差分析第49页
     ·各因素水平的多重比较第49-50页
     ·各处理组合间显著性测验第50-51页
   ·辣椒疫霉菌不同地区生理小种鉴定第51-54页
   ·抗病品种筛选第54-57页
4 讨论第57-61页
   ·辣椒疫霉菌的分离与鉴定第57页
   ·辣椒疫霉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第57-59页
     ·培养基对辣椒疫霉菌生长及产孢的影响第57-58页
     ·温度对辣椒疫霉菌菌丝生长和产孢的影响第58页
     ·pH 值对菌丝生长和产孢的影响第58页
     ·光照对辣椒疫霉菌产孢的影响第58-59页
   ·抗性鉴定方法第59页
   ·生理小种的分化第59-60页
   ·抗源筛选第60页
   ·辣椒抗疫病育种发展趋势与展望第60页
   ·本研究的创新点第60-61页
5 结论第61-63页
致谢第63-65页
参考文献第65-71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寒地粳稻不同穗型穗部性状及与产量关系的研究
下一篇:高压静电场处理对假苍耳种子萌发影响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