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引言 | 第8-10页 |
第1章 “戏剧改良”的发展 | 第10-14页 |
·“戏剧改良”口号的政治思维 | 第10-12页 |
·传统戏剧弊端凸显与“戏剧改良”的出现 | 第12-14页 |
第2章 论《新青年》“戏剧改良”论争发生的必然 | 第14-20页 |
·时代的呼唤——“戏剧改良”论争的动因 | 第14-16页 |
·“戏剧改良”与《新青年》办刊宗旨的关系 | 第16-20页 |
第3章 不平等的论争:《新青年》杂志关于“戏剧改良”的论争 | 第20-36页 |
·以“进化”为核心——温和派的“改良” | 第21-25页 |
·皮黄戏的革新——刘半农的戏剧观 | 第21-22页 |
·文学“进化”与“戏剧改良”——胡适的戏剧观 | 第22-25页 |
·全盘西化——激进派矫枉过正的戏剧观 | 第25-30页 |
·白话为先——钱玄同的“戏剧改良” | 第26-27页 |
·“门外汉”的全面否定——傅斯年、周作人的改良观 | 第27-30页 |
·错位的辩驳——张厚载的戏剧观 | 第30-33页 |
·客观的评判:欧阳予倩的戏剧观 | 第33-36页 |
第4章 “戏剧改良”的价值评估 | 第36-51页 |
·新文化运动主张的具体实践 | 第36-41页 |
·易卜生主义的“炸弹效应” | 第41-44页 |
·“戏剧改良”对落后国民性的批判 | 第44-47页 |
·从对“大团圆”模式的批判看中西悲剧观念的比较 | 第47-51页 |
结语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