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废水的处理与利用论文

一体化连续流反硝化同时脱氮除磷工艺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2页
1 绪论第12-35页
   ·课题背景第12-14页
   ·传统生物脱氮除磷理论第14-17页
     ·传统生物脱氮理论第14-15页
     ·传统生物除磷理论传统生物脱氮工艺第15-17页
   ·传统生物脱氮除磷工艺第17-25页
     ·传统生物脱氮工艺第17-18页
     ·传统生物除磷工艺第18-19页
     ·早期联合工艺第19-25页
   ·反硝化脱氮除磷理论的研究与应用第25-32页
     ·反硝化脱氮除磷理论的研究第25-26页
     ·反硝化脱氮除磷理论的应用第26-32页
   ·课题来源、研究目的及意义第32-35页
     ·课题来源第32-33页
     ·研究的理论目的与实际意义第33页
     ·主要研究内容第33-35页
2 材料与方法第35-42页
   ·实验用水与水质第35-36页
   ·试验仪器与试剂第36-38页
   ·实验分析项目与检测方法第38页
   ·DPB菌的驯化富集第38-42页
     ·PAO_s强化和富集阶段第39-40页
     ·DPB强化菌诱导阶段第40页
     ·DPB菌优势培养阶段第40-42页
3 DPB菌利用不同电子受体吸磷的研究第42-57页
   ·以硝态氮做为电子受体的研究第42-48页
     ·初始进水低硝态氮浓度的研究第42-44页
     ·初始进水中硝态氮浓度的研究第44-46页
     ·初始进水高硝态氮浓度的研究第46-48页
   ·以亚硝酸氮作为电子受体的研究第48-51页
   ·以氧气作为电子受体的研究第51-55页
     ·DPB菌在以氧气作为电子受体时的研究第52-53页
     ·PAOs强化和富集期后期的菌群利用氧气作为电子受体的对比研究第53-55页
   ·本章小结第55-57页
4 新型反硝化同时除磷脱氮反应器运行试验第57-76页
   ·系统运行的影响因素分析和参数的确定第57-66页
     ·水力停留时间(HRT)第57-59页
     ·溶解氧(DO)和氧化还原电位(ORP)第59-60页
     ·进水C/N第60-61页
     ·NO_3~-和NO_2~-第61-62页
     ·超越回流比第62页
     ·污泥龄(SRT)第62-63页
     ·污泥浓度(MLSS)第63-64页
     ·温度第64-65页
     ·pH第65-66页
   ·装置的启动和运行初期的效果第66-68页
     ·装置的启动和运行初期的参数第66页
     ·装置的启动和运行初期(25天)的运行效果第66-68页
     ·装置启动及运行初期处理效果不稳定的原因分析第68页
   ·运行稳定期C/N/P的研究第68-74页
     ·C/N/P控制为64:8:(1~1.6)的运行情况第68-70页
     ·C/N/P控制为70:10:(1~1.25)的运行情况第70-72页
     ·C/N/P控制为77:14:(1~1.4)的运行情况第72-74页
   ·本章小结第74-76页
5 结论、创新与建议第76-79页
   ·结论第76-77页
   ·创新第77-78页
   ·建议第78-79页
参考文献第79-88页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第88-89页
致谢第89页

论文共8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湖南林区公路建设项目生态环境影响综合评价研究
下一篇:好氧吸附技术处理生物柴油生产废水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