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研究背景及其意义 | 第10-11页 |
·文献综述 | 第11-14页 |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4-16页 |
第2章 金融租赁及其在我国的发展概述 | 第16-23页 |
·金融租赁的分类及结构 | 第16-19页 |
·直接租赁 | 第16-17页 |
·联合租赁 | 第17页 |
·售后回租 | 第17-18页 |
·转租赁 | 第18-19页 |
·金融租赁的特征 | 第19-20页 |
·集融资与融物于一体 | 第19页 |
·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 | 第19页 |
·支付方式多样化 | 第19-20页 |
·租赁合约的不可撤销性 | 第20页 |
·我国商业银行金融租赁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 第20-23页 |
第3章 我国商业银行发展金融租赁业务的风险因素 | 第23-29页 |
·系统性风险 | 第23-25页 |
·政治风险 | 第23页 |
·自然风险 | 第23页 |
·法律风险 | 第23-24页 |
·市场风险 | 第24-25页 |
·非系统性风险 | 第25-28页 |
·信用风险 | 第25-27页 |
·操作风险 | 第27页 |
·流动性风险 | 第27-28页 |
·我国商业银行金融租赁风险的特殊性 | 第28-29页 |
第4章 国外商业银行金融租赁业务风险管理经验 | 第29-35页 |
·美国银行金融租赁业务的风险管理 | 第29-31页 |
·层层审批租赁项目,重视客户的信用评级的信用风险管理 | 第29-30页 |
·量化市场风险,进行精密化风险管理 | 第30-31页 |
·细分操作风险,进行风险交叉管理 | 第31页 |
·日本银行金融租赁业务的风险管理 | 第31-33页 |
·规范的行业管理与法律保障 | 第32页 |
·税收优惠政策推动银行租赁业的发展 | 第32-33页 |
·政府采取相应的财政资金扶植措施 | 第33页 |
·推行租赁信用保险制度,降低银行金融租赁的经营风险 | 第33页 |
·国外银行金融租赁业务风险管理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 第33-35页 |
第5章 我国商业银行金融租赁风险管理分析 | 第35-49页 |
·基于CAPM模型的我国商业银行金融租赁信用风险管理分析 | 第35-39页 |
·CAPM模型应用于银行金融租赁信用风险管理的可行性分析 | 第35-36页 |
·CAPM模型在商业银行金融租赁信用风险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 第36-39页 |
·基于金融衍生产品的银行金融租赁业务的市场风险管理 | 第39-43页 |
·利率风险的防范 | 第39-41页 |
·汇率风险的防范 | 第41-43页 |
·我国商业银行金融租赁业务的操作风险管理 | 第43-46页 |
·Kaizen策略——人为操作风险的管理 | 第43-45页 |
·指标法——技术型操作风险的管理 | 第45-46页 |
·对我国银行金融租赁流动性风险的管理 | 第46-49页 |
第6章 我国商业银行金融租赁风险管理的建议 | 第49-55页 |
·健全银行金融租赁业务操作程序 | 第49-51页 |
·租赁前期风险管理 | 第49-50页 |
·租赁中期风险管理 | 第50页 |
·租赁后期风险管理 | 第50-51页 |
·保险制度和信用制度的有机结合 | 第51-52页 |
·利用金融租赁产品创新为风险管理提供源动力 | 第52-53页 |
·风险投资租赁 | 第52-53页 |
·以租代投 | 第53页 |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科学的风险决策机制 | 第53页 |
·完善监管措施,建立银行金融租赁协会 | 第53-55页 |
结束语 | 第55-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