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缩略词表 | 第12-13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13-29页 |
1 花色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 第13-18页 |
·影响植物花色的因素 | 第14-15页 |
·色素的种类及各种色素的浓度 | 第14页 |
·色素的不同修饰 | 第14页 |
·分子堆积作用 | 第14-15页 |
·液泡pH值的变化 | 第15页 |
·细胞的形状 | 第15页 |
·利用花青素基因改造花卉颜色 | 第15-17页 |
·利用花青素调节基因调控花色 | 第15-16页 |
·导入外源花青素结构基因控制花色 | 第16-17页 |
·利用基因工程改变植物花色的几种途径 | 第17-18页 |
·通过引入新的基因或通过基因修饰的方法改变花色 | 第17页 |
·通过抑制基因活性改变花色 | 第17页 |
·通过导入调节基因而改变花色 | 第17-18页 |
·嵌合花色 | 第18页 |
·利用RNAi原理改变植物花色 | 第18页 |
2 植物MYB转录因子研究进展 | 第18-21页 |
·植物中的MYB转录因子的结构特征与分类 | 第19-20页 |
·植物MYB转录因子的生物学功能 | 第20页 |
·植物MYB转录因子研究前景 | 第20-21页 |
3 Gateway技术 | 第21-23页 |
·Gateway Cloning System的发展 | 第21-22页 |
·Gateway技术的应用 | 第22页 |
·Gateway Cloning System在基因沉默中的应用 | 第22-23页 |
·Gateway技术的优缺点 | 第23页 |
4 根癌农杆菌介导的转化机理 | 第23-27页 |
·根癌农杆菌的生物学特性 | 第24页 |
·根癌农杆菌Ti质粒介导的基因转化的分子机理 | 第24-26页 |
·影响农杆菌介导植物遗传转化的因素 | 第26-27页 |
5 本研究的目的和主要内容 | 第27-29页 |
第二部分 MYB转录因子EB175067干涉载体的构建 | 第29-40页 |
引言 | 第29-30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0-35页 |
·实验材料 | 第30页 |
·试剂 | 第30页 |
·含attB位点引物的设计 | 第30页 |
·TRIzol法提取矮牵牛总RNA | 第30-31页 |
·RT-PCR得到cDNA | 第31页 |
·attB-PCR | 第31-32页 |
·纯化回收attB-PCR产物 | 第32页 |
·BP反应 | 第32-34页 |
·BP反应 | 第33页 |
·热击转化大肠杆菌 | 第33页 |
·PCR检测BP反应阳性克隆 | 第33-34页 |
·阳性克隆测序 | 第34页 |
·表达克隆转化农杆菌EHA105感受态细胞 | 第34-35页 |
·电击转化农杆菌EHA105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第34-35页 |
·电击转化农杆菌EHA105感受态细胞 | 第35页 |
·PCR检测阳性克隆 | 第35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5-37页 |
·矮牵牛总RNA的检测 | 第35-36页 |
·attB-PCR产物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 | 第36页 |
·BP反应阳性克隆检测 | 第36-37页 |
3 讨论 | 第37-40页 |
·应用Gateway技术构建RNAi载体注意事项 | 第37页 |
·RNAi在植物的功能基因学研究 | 第37-38页 |
·利用EST技术发现新基因和进行基因分析 | 第38-40页 |
第三部分 MYB转录因子对矮牵牛及烟草的的遗传转化 | 第40-55页 |
引言 | 第40页 |
1 实验材料 | 第40-42页 |
·植物材料 | 第40页 |
·菌株及质粒 | 第40-41页 |
·主要试剂 | 第41页 |
·培养基 | 第41-42页 |
·植物培养基 | 第41-42页 |
·矮牵牛遗传转化培养基 | 第41页 |
·烟草遗传转化培养基 | 第41-42页 |
·农杆菌培养基 | 第42页 |
2 试验方法 | 第42-45页 |
·农杆菌叶盘转化法介导的MYB基因转化矮牵牛和烟草 | 第42-43页 |
·叶盘转化法转化矮牵牛 | 第42页 |
·叶盘转化法转化烟草 | 第42-43页 |
·不定芽的产生 | 第43页 |
·转化植株的扩繁和生根培养 | 第43页 |
·矮牵牛V26遗传转化方法的优化 | 第43页 |
·农杆菌感染时间对转化的影响 | 第43页 |
·共培养时间对转化率的影响 | 第43页 |
·延迟筛选对转化的影响 | 第43页 |
·组培苗的移栽 | 第43-44页 |
·转基因植株的PCR检测 | 第44-45页 |
·矮牵牛及烟草叶片的采集 | 第44页 |
·矮牵牛及烟草基因组总DNA提取(CTAB法) | 第44页 |
·抗性植株园艺性状的观察分析 | 第44-45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45-51页 |
·农杆菌介导的叶盘转化法的结果 | 第45页 |
·转化方法的优化 | 第45-48页 |
·农杆菌侵染时间对转化的影响 | 第45-46页 |
·共培养时间对转化的影响 | 第46-47页 |
·延迟筛选对转化的影响 | 第47-48页 |
·转基因植株的PCR检测 | 第48-50页 |
·矮牵牛转基因植株的PCR检测 | 第49页 |
·烟草转基因植株的PCR检测 | 第49-50页 |
·抗性植株表型观测 | 第50-51页 |
·矮牵牛转基因植株表型观测 | 第50-51页 |
·烟草转基因植株表型观测 | 第51页 |
4 讨论 | 第51-55页 |
·农杆菌抑制的问题 | 第51-52页 |
·添加滤纸对遗传转化的影响 | 第52-53页 |
·遗传转化中的筛选问题 | 第53页 |
·定期进行菌落PCR检测 | 第53页 |
·试管苗移栽成活 | 第53-54页 |
·转基因植株的检测 | 第54-55页 |
第四部分 后续研究与展望 | 第55-56页 |
1 后续研究 | 第55页 |
2 本研究的前景展望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4页 |
致谢 | 第64-66页 |
附录:重组载体图谱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