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1 绪论 | 第10-16页 |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主要研究内容方法 | 第14-16页 |
·研究内容 | 第14页 |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主要创新点 | 第15页 |
·逻辑结构 | 第15-16页 |
2 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理论基础 | 第16-20页 |
·社会养老保障概念界定 | 第16-17页 |
·社会养老保障制度 | 第16-17页 |
·农村养老保障制度 | 第17页 |
·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理论依据 | 第17-19页 |
·马克思主义社会保障理论 | 第17-18页 |
·凯恩斯有效需求理论 | 第18页 |
·公民资格理论 | 第18-19页 |
·国民收入再分配理论 | 第19页 |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3 黑龙江省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现状分析 | 第20-28页 |
·黑龙江省农村养老保障的现状 | 第20-21页 |
·养老保险制度缺失 | 第20页 |
·农村养老保险水平低 | 第20页 |
·农村老龄化程度高 | 第20-21页 |
·土地保障功能弱化 | 第21页 |
·黑龙江省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21-23页 |
·政府职能严重缺位 | 第21-22页 |
·农村养老形式单一 | 第22页 |
·养老保障覆盖范围窄 | 第22页 |
·保障资金筹集难度大 | 第22-23页 |
·影响黑龙江省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因素 | 第23-26页 |
·城乡二元结构差距明显 | 第23-25页 |
·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低 | 第25-26页 |
·法律与管理体制不完善 | 第26页 |
·投保主体观念存在偏差 | 第26页 |
·本章小结 | 第26-28页 |
4 国内外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经验借鉴 | 第28-34页 |
·国外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经验借鉴 | 第28-31页 |
·新加坡家庭养老模式的经验借鉴 | 第28-29页 |
·日本农村养老模式的经验借鉴 | 第29-31页 |
·国内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经验借鉴 | 第31-33页 |
·新疆呼图壁模式的经验借鉴 | 第31-32页 |
·山东青岛模式的经验借鉴 | 第32-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5 完善黑龙江省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对策 | 第34-44页 |
·加大政府对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建设的支持 | 第34-37页 |
·加大经济支持 | 第34-35页 |
·扶持农村经济 | 第35-36页 |
·加强法制管理 | 第36-37页 |
·统筹基金管理 | 第37页 |
·建立多层次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体系 | 第37-41页 |
·提倡自我养老意识 | 第38页 |
·加强社区养老功能 | 第38-39页 |
·普及社会养老保险 | 第39-40页 |
·大力发展商业保险 | 第40页 |
·实现养老服务产业化 | 第40-41页 |
·扩展城镇养老保障制度覆盖范围 | 第41-43页 |
·完善失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 第41-42页 |
·将农民工纳入城镇养老保险体系 | 第42页 |
·拓宽城市劳动力管理范围 | 第42-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结论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8-49页 |
致谢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