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车臂架体系非线性振动问题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1 课题的选题背景及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11-12页 |
1.2 混凝土泵车的结构 | 第12-13页 |
1.3 混凝土泵车的发展概况和趋势 | 第13-14页 |
1.3.1 混凝土泵车发展概况 | 第13-14页 |
1.3.2 混凝土泵车发展趋势及存在的问题 | 第14页 |
1.4 混凝土泵车臂架体系力学问题的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4.1 动力学研究 | 第14-15页 |
1.4.2 振动研究 | 第15-16页 |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9页 |
第二章 泵车臂架体系分析相关理论及软件 | 第19-31页 |
2.1 引言 | 第19页 |
2.2 建模相关理论 | 第19-22页 |
2.2.1 多刚体动力学理论 | 第19页 |
2.2.2 拉格朗日方程 | 第19-22页 |
2.3 模型求解相关理论 | 第22-27页 |
2.3.1 Runge-Kutta法 | 第22-25页 |
2.3.2 高斯消元法 | 第25-27页 |
2.4 Mathematica软件 | 第27-28页 |
2.4.1 Matheamtica软件简介 | 第27页 |
2.4.2 Matheamtica的基本功能 | 第27-28页 |
2.5 ADAMS软件 | 第28-29页 |
2.5.1 ADAMS功能及其模块 | 第28-29页 |
2.5.2 ADAMS仿真分析步骤 | 第29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9-31页 |
第三章 泵车臂架体系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 第31-43页 |
3.1 引言 | 第31页 |
3.2 泵车臂架体系的动力学模型 | 第31-41页 |
3.2.1 臂架体系结构的简化 | 第31-32页 |
3.2.2 等效液压弹簧转化及刚度计算 | 第32-34页 |
3.2.3 动力学模型建立 | 第34页 |
3.2.4 动力学方程推导 | 第34-41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1-43页 |
第四章 泵车臂架体系动力学响应分析 | 第43-55页 |
4.1 引言 | 第43页 |
4.2 泵车臂架振动求解算法 | 第43-45页 |
4.2.1 泵车臂架体系振动状态方程 | 第43-44页 |
4.2.2 泵车臂架非线性振动求解程序结构 | 第44-45页 |
4.3 泵车臂架体系动力学响应求解 | 第45-52页 |
4.3.1 参数及初始条件 | 第45-46页 |
4.3.2 第一种位姿泵车臂架振动 | 第46-49页 |
4.3.3 第二种位姿泵车臂架振动 | 第49-51页 |
4.3.4 第三种位姿泵车臂架振动 | 第51-52页 |
4.4 数据结果分析 | 第52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2-55页 |
第五章 泵车臂架体系ADAMS动力学仿真 | 第55-69页 |
5.1 引言 | 第55页 |
5.2 泵车臂架展开的运动过程 | 第55-56页 |
5.3 臂架ADAMS模型的建立 | 第56-60页 |
5.3.1 泵车臂架模型的简化 | 第56-58页 |
5.3.2 泵车臂架体系的物理模型 | 第58-59页 |
5.3.3 添加约束和施加载荷 | 第59-60页 |
5.4 臂架振动特性仿真分析 | 第60-67页 |
5.4.1 第一种工况仿真 | 第60-65页 |
5.4.2 臂架质量对臂架振动的影响 | 第65-66页 |
5.4.3 等效弹簧刚度对臂架振动的影响 | 第66-67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7-69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69-71页 |
6.1 结论 | 第69页 |
6.2 展望 | 第69-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5页 |
附录 | 第75-81页 |
作者简介 | 第81页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1-83页 |
致谢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