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6-38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6-20页 |
1.1.1 高层建筑火灾 | 第16-19页 |
1.1.2 建筑火灾的特点 | 第19-2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0-26页 |
1.2.1 不同驱动力作用下的烟气迁移规律 | 第20-23页 |
1.2.2 建筑火灾烟气控制策略 | 第23-25页 |
1.2.3 非单一结构建筑火灾相关研究 | 第25-26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6-27页 |
1.4 本文章节安排 | 第27-28页 |
参考文献 | 第28-38页 |
第2章 实验装置及数值模拟方法 | 第38-54页 |
2.1 引言 | 第38-39页 |
2.2 缩尺寸模拟实验 | 第39-45页 |
2.2.1 相似理论 | 第39页 |
2.2.2 实验台设计 | 第39-40页 |
2.2.3 火源及通风系统设置 | 第40-42页 |
2.2.4 测量与采集系统 | 第42-45页 |
2.3 数值模拟方法 | 第45-51页 |
2.3.1 数值模拟模型简介 | 第45-47页 |
2.3.2 FDS数值模拟 | 第47-49页 |
2.3.3 FDS网格尺寸 | 第49页 |
2.3.4 逻辑控制 | 第49-51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第3章 不同通风竖井环境下走廊毗邻竖井建筑烟气蔓延特性研究 | 第54-76页 |
3.1 引言 | 第54页 |
3.2 实验设置 | 第54-57页 |
3.3 不同通风状态对烟气蔓延特性的影响 | 第57-64页 |
3.3.1 着火层烟气层分布特征 | 第57-60页 |
3.3.2 物理边界速度分布 | 第60-61页 |
3.3.3 多层建筑顶棚温度分布规律 | 第61-63页 |
3.3.4 蔓延路径预测 | 第63-64页 |
3.4 不同通风状态对火焰特征的影响 | 第64-72页 |
3.4.1 火焰形态 | 第64-69页 |
3.4.2 火焰倾斜方向预测模型 | 第69-72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6页 |
第4章 走廊毗邻中庭建筑烟气蔓延特性及控制策略研究 | 第76-94页 |
4.1 引言 | 第76-77页 |
4.2 数值模拟 | 第77-79页 |
4.2.1 工况设置 | 第77-78页 |
4.2.2 网格独立性检验 | 第78-79页 |
4.3 不同物理边界条件对烟气蔓延特性的影响 | 第79-80页 |
4.4 温度分布及排烟系统优化研究 | 第80-85页 |
4.4.1 走廊温度分布 | 第80-82页 |
4.4.2 中庭温度分布 | 第82-83页 |
4.4.3 排烟系统优化 | 第83-85页 |
4.5 不同边界条件下的溢羽流分布与模型验证 | 第85-89页 |
4.5.1 溢羽流理论分析 | 第85-87页 |
4.5.2 溢羽流分布及模型验证 | 第87-89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89-90页 |
参考文献 | 第90-94页 |
第5章 基于实时火灾行为的智能排烟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第94-116页 |
5.1 引言 | 第94-95页 |
5.2 智能排烟系统设计与实现 | 第95-105页 |
5.2.1 系统设计 | 第95-96页 |
5.2.2 智能调节参数选取与设计 | 第96-99页 |
5.2.3 CFD中的逻辑实现 | 第99-101页 |
5.2.4 火灾场景设计 | 第101-103页 |
5.2.5 设计目标和目标功能函数 | 第103-105页 |
5.3 智能排烟系统的性能表现 | 第105-112页 |
5.3.1 传统排烟和新型智能排烟方法的比较 | 第105-106页 |
5.3.2 基于火灾不确定性因素下的智能排烟系统表现 | 第106-110页 |
5.3.3 典型工况优化 | 第110-112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112页 |
参考文献 | 第112-116页 |
第6章 结论及展望 | 第116-120页 |
6.1 结论 | 第116-118页 |
6.2 创新点 | 第118-119页 |
6.3 展望 | 第119-120页 |
致谢 | 第120-122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第12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