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光电子技术、激光技术论文--激光技术、微波激射技术论文

强非线性作用下超短脉冲激光的检测与控制机理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1章 概述第14-36页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第14-15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5-34页
        1.2.1 激光脉冲的时空表征技术的研究进展第16-21页
        1.2.2 激光脉冲非线性传输过程中其时空演化的研究进展第21-25页
        1.2.3 激光脉冲诱导生成的等离子体通道的研究进展第25-30页
        1.2.4 环形光束的产生方法的研究进展第30-34页
    1.3 本文框架第34-36页
第2章 强激光脉冲非线性传输的基础理论第36-44页
    2.1 引言第36页
    2.2 激光脉冲非线性传输的理论模型及数值分析方法第36-39页
        2.2.1 激光脉冲非线性传输的理论模型第36-37页
        2.2.2 激光脉冲非线性传输的数值分析方法第37-39页
    2.3 激光脉冲非线性传输时自聚焦效应的相关特性第39-41页
    2.4 激光脉冲在等离子体通道中传输的理论模型第41-43页
    2.5 本章小结第43-44页
第3章 超短脉冲激光不同空间位置的时空测量第44-55页
    3.1 引言第44-45页
    3.2 实验装置第45-46页
    3.3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46-49页
        3.3.1 超短脉冲激光的空间演变规律第46-48页
        3.3.2 超短脉冲激光不同空间位置的时间演变规律第48-49页
    3.4 一种改进型的激光不同空间位置的时空测量的方法第49-54页
        3.4.1 实验装置及测量过程第50-52页
        3.4.2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52-54页
    3.5 本章小结第54-55页
第4章 长寿命可控形状激光等离子体通道的产生第55-64页
    4.1 引言第55页
    4.2 实验装置第55-57页
    4.3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57-59页
        4.3.1 等离子体通道的长度测量及形状控制第57-59页
        4.3.2 等离子体通道的寿命测量第59页
    4.4 基于渐变折射率等离子体通道的空间光调制第59-63页
        4.4.1 实验装置第60-61页
        4.4.2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61-63页
    4.5 本章小结第63-64页
第5章 基于渐变折射率等离子体通道的环形光束的产生第64-80页
    5.1 引言第64-65页
    5.2 实验装置及原理分析第65-66页
    5.3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66-69页
    5.4 等离子体通道对产生环形光束的影响研究第69-71页
    5.5 基于拓扑绝缘体Sb2Te3产生环形光束第71-79页
        5.5.1 材料制备、表征及实验装置第72-75页
        5.5.2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75-79页
    5.6 本章小结第79-80页
结论第80-82页
参考文献第82-99页
致谢第99-100页
附录 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与待发表的论文第100-102页
附录 B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相关课题第102-103页
附录 C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获奖励第103页

论文共10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光纤激光器中的孤子特性研究
下一篇:1.6μm波段Er:YAG脉冲激光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