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1-28页 |
1.1 松节油深加工过程中的水合反应 | 第11-12页 |
1.2 二氢月桂烯水合制二氢月桂烯醇 | 第12-14页 |
1.3 直接水合反应的催化剂 | 第14-16页 |
1.3.1 矿物酸催化剂 | 第14页 |
1.3.2 固体酸性催化剂 | 第14-16页 |
1.4 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剂 | 第16-20页 |
1.4.1 离子交换树脂的骨架结构 | 第17-18页 |
1.4.2 离子交换树脂的磺酸基团 | 第18-20页 |
1.4.3 离子交换树脂的微溶液环境 | 第20页 |
1.5 水合反应的溶剂及其对水合反应的影响 | 第20-22页 |
1.6 水合反应工艺与强化 | 第22-24页 |
1.6.1 反应-精馏结合工艺 | 第22-23页 |
1.6.2 液-液两相传质的强化 | 第23-24页 |
1.7 液-液非均相反应体系的数学模型 | 第24-26页 |
1.7.1 非均相反应体系的反应-相平衡 | 第24-25页 |
1.7.2 非均相反应体系的传质-反应模型 | 第25-26页 |
1.8 论文的选题依据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26-28页 |
1.8.1 选题目的和意义 | 第26页 |
1.8.2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6-28页 |
第2章 DHM水合体系的液-液相平衡 | 第28-42页 |
2.1 实验药品与仪器 | 第28-29页 |
2.2 实验装置及操作步骤 | 第29-30页 |
2.3 分析方法 | 第30-33页 |
2.3.1 样品中有机组分的定量分析 | 第30-32页 |
2.3.2 样品中水含量的定量分析 | 第32-33页 |
2.4 实验条件的选择 | 第33-35页 |
2.4.1 压力的影响 | 第33-34页 |
2.4.2 实验时长的选择 | 第34-35页 |
2.5 三元体系的液-液相平衡 | 第35-36页 |
2.6 实验数据的可靠性验证 | 第36-38页 |
2.7 三元相平衡数据的关联 | 第38-41页 |
2.7.1 NRTL活度系数模型 | 第39页 |
2.7.2 关联计算方法 | 第39-40页 |
2.7.3 模型拟合结果 | 第40-41页 |
2.8 小结 | 第41-42页 |
第3章 DHM水合反应机理 | 第42-55页 |
3.1 实验药品与仪器 | 第42-43页 |
3.2 实验装置及操作步骤 | 第43-44页 |
3.3 分析方法 | 第44-45页 |
3.3.1 定性分析 | 第44-45页 |
3.3.2 定量分析 | 第45页 |
3.3.3 催化剂红外分析 | 第45页 |
3.4 水合反应机理分析 | 第45-50页 |
3.4.1 原料及产物组成的定性 | 第45-47页 |
3.4.2 各副产物的浓度变化 | 第47-48页 |
3.4.3 反应图式的建立 | 第48-50页 |
3.5 非均相DHM水合反应过程 | 第50-53页 |
3.5.1 传质过程 | 第50-51页 |
3.5.2 表面反应过程 | 第51-53页 |
3.6 小结 | 第53-55页 |
第4章 DHM水合反应动力学研究 | 第55-78页 |
4.1 实验药品与仪器 | 第55-56页 |
4.2 实验装置及操作步骤 | 第56-57页 |
4.3 分析方法 | 第57页 |
4.4 扩散过程的影响 | 第57-60页 |
4.4.1 外扩散的影响 | 第57-58页 |
4.4.2 内扩散的影响 | 第58-60页 |
4.5 工艺条件的影响 | 第60-66页 |
4.5.1 催化剂用量的影响 | 第60-61页 |
4.5.2 压力的影响 | 第61-62页 |
4.5.3 温度的影响 | 第62-63页 |
4.5.4 进料比的影响 | 第63-66页 |
4.6 水合反应的化学平衡 | 第66-68页 |
4.7 水合反应动力学 | 第68-72页 |
4.7.1 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 第68-69页 |
4.7.2 动力学参数的计算 | 第69-72页 |
4.8 二氧六环溶剂中的水合动力学 | 第72-76页 |
4.9 小结 | 第76-78页 |
第5章 离子交换树脂催化水合反应微观机理 | 第78-104页 |
5.1 实验药品与仪器 | 第78-80页 |
5.2 实验装置及操作步骤 | 第80-81页 |
5.2.1 间歇釜实验 | 第80页 |
5.2.2 离子交换树脂微溶液组成的测定 | 第80-81页 |
5.2.3 离子交换容量的测定 | 第81页 |
5.3 分析方法 | 第81-82页 |
5.3.1 色谱分析方法 | 第81-82页 |
5.3.2 离子交换树脂比表面积的测定 | 第82页 |
5.4 离子交换树脂的微溶液组成 | 第82-86页 |
5.4.1 不同反应阶段的微溶液组成 | 第82-84页 |
5.4.2 不同溶剂中的微溶液组成 | 第84-85页 |
5.4.3 不同树脂中的微溶液组成 | 第85-86页 |
5.5 不同催化体系中的DHM水合反应平衡 | 第86-95页 |
5.5.1 不同溶剂中的水合反应平衡 | 第86-90页 |
5.5.2 不同树脂催化下的水合反应平衡 | 第90-95页 |
5.6 不同催化体系中的DHM水合反应速率 | 第95-102页 |
5.6.1 内扩散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 第97-98页 |
5.6.2 磺酸基酸强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 第98页 |
5.6.3 磺酸基数量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 第98-102页 |
5.7 小结 | 第102-104页 |
第6章 DHM非均相水合反应过程模型 | 第104-127页 |
6.1 非均相水合体系反应-相平衡模型 | 第104-116页 |
6.1.1 反应-相平衡模型的建立 | 第104-106页 |
6.1.2 反应-相平衡模型的计算 | 第106-108页 |
6.1.3 模型的计算结果 | 第108-112页 |
6.1.4 组分活度对平衡转化率的影响 | 第112-114页 |
6.1.5 相间分配比对平衡转化率的影响 | 第114-116页 |
6.2 非均相水合过程的传质-反应耦合模型 | 第116-125页 |
6.2.1 耦合模型的建立 | 第116-122页 |
6.2.2 耦合模型的计算及结果 | 第122-125页 |
6.3 小结 | 第125-127页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27-131页 |
7.1 结论 | 第127-129页 |
7.2 本课题的主要创新点 | 第129-130页 |
7.3 未来工作展望 | 第130-131页 |
参考文献 | 第131-143页 |
致谢 | 第143-144页 |
符号说明 | 第144-149页 |
附录1 液-液相平衡原始数据 | 第149-152页 |
附录2 液-液相平衡推算方法 | 第152-154页 |
附录3 不同催化体系中的主体溶液组成与树脂微溶液组成 | 第154-157页 |
附录4 传质-反应耦合模型MATLAB计算程序 | 第157-161页 |
个人简介 | 第1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