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3页 |
1.1 配电网安全域的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2 含分布式电源配电网的规划发展现状 | 第10-11页 |
1.3 本文工作与论文结构 | 第11-13页 |
1.3.1 本文主要工作 | 第11-12页 |
1.3.2 本文结构 | 第12-13页 |
第2章 配电网安全域及DG的影响 | 第13-19页 |
2.1 传统配电网安全域 | 第13-14页 |
2.2 运行域 | 第14-15页 |
2.2.1 运行域的定义 | 第15页 |
2.2.2 运行域的用途 | 第15页 |
2.3 分布式电源和微网 | 第15-16页 |
2.3.1 分布式电源分类 | 第15-16页 |
2.3.2 微网简介 | 第16页 |
2.4 分布式电源接入对配电网的影响 | 第16-17页 |
2.4.1 DG接入对电压的影响 | 第16-17页 |
2.4.2 DG接入对配电网调度的影响 | 第17页 |
2.4.3 DG接入对电网稳定性的影响 | 第17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17-19页 |
第3章 配电网运行域 | 第19-36页 |
3.1 配电网运行域数学模型 | 第19-20页 |
3.1.1 运行约束条件 | 第19-20页 |
3.1.2 运行域的模型 | 第20页 |
3.2 运行域的边界求解方法 | 第20-23页 |
3.2.1 电压边界求解算法 | 第20-21页 |
3.2.2 反向潮流边界求解算法 | 第21-22页 |
3.2.3 馈线容量边界求解算法 | 第22-23页 |
3.3 实例分析 | 第23-35页 |
3.3.1 系统负荷运行域 | 第23-25页 |
3.3.2 含PQ型DG的微网运行域 | 第25-29页 |
3.3.3 含PV型DG的微网运行域 | 第29-31页 |
3.3.4 分布式电源运行域 | 第31-33页 |
3.3.5 DG和微网运行域综合算例 | 第33-3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4章 基于潮流计算的有源配电网安全域 | 第36-52页 |
4.1 计及潮流的有源配电网安全域数学模型 | 第36-38页 |
4.1.1 工作点与安全域模型 | 第36-37页 |
4.1.2 安全约束条件 | 第37-38页 |
4.2 潮流有源配电网安全域的边界求解 | 第38-39页 |
4.3 实例分析 | 第39-50页 |
4.3.1 计及潮流的A-DSSR观测结果与拓扑特性分析 | 第39-42页 |
4.3.2 计及潮流的A-DSSR边界角度特点 | 第42-45页 |
4.3.3 电压约束对A-DSSR的影响 | 第45-48页 |
4.3.4 与原计及潮流DSSR模型的对比 | 第48-49页 |
4.3.5 小算例验证 | 第49-50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第5章 含DG的配电网安全域分析软件 | 第52-68页 |
5.1 概述 | 第52-54页 |
5.1.1 软件开发背景 | 第52页 |
5.1.2 开发要求 | 第52-53页 |
5.1.3 已有成果 | 第53页 |
5.1.4 软件模块介绍 | 第53-54页 |
5.2 程序开发框架与方案 | 第54页 |
5.3 含DG的配电网安全边界计算模块 | 第54-63页 |
5.3.1 程序输出 | 第54-55页 |
5.3.2 算例分析 | 第55-58页 |
5.3.3 嘉兴电网实例分析 | 第58-63页 |
5.4 含DG的配电网安全距离计算模块 | 第63-67页 |
5.4.1 程序输出 | 第64页 |
5.4.2 算例分析 | 第64-66页 |
5.4.3 嘉兴电网实例分析 | 第66-67页 |
5.5 小结 | 第67-68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8-70页 |
6.1 本文总结 | 第68-69页 |
6.2 工作展望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3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73-74页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