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3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相关研究综述 | 第12-18页 |
1.2.1 对亲子互动的研究 | 第12-15页 |
1.2.2 关于学习习惯的研究 | 第15-17页 |
1.2.3 亲子互动对学习习惯的影响的研究 | 第17-18页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8-20页 |
1.3.1 研究的内容 | 第18-19页 |
1.3.2 研究的方法 | 第19-20页 |
1.4 本研究所运用的理论 | 第20-23页 |
1.4.1 关键期理论 | 第20-21页 |
1.4.2 行为主义的观点 | 第21-23页 |
第2章 小学生学习习惯的问卷调查分析 | 第23-36页 |
2.1 问卷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统计 | 第23-24页 |
2.2 信度和效度检验 | 第24-25页 |
2.2.1 信度检验 | 第24页 |
2.2.2 效度检验 | 第24-25页 |
2.3 学习习惯 | 第25-28页 |
2.3.1 预习习惯 | 第26-27页 |
2.3.2 听课习惯 | 第27页 |
2.3.3 作业习惯 | 第27-28页 |
2.3.4 阅读习惯 | 第28页 |
2.4 亲子互动交流的统计分析 | 第28-34页 |
2.4.1 亲子互动内容的统计分析 | 第29页 |
2.4.2 互动模式的统计分析 | 第29-31页 |
2.4.3 亲子互动的交流沟通对象的统计分析 | 第31-32页 |
2.4.4 互动频率的统计分析 | 第32-33页 |
2.4.5 孩子自身特质的统计分析 | 第33页 |
2.4.6 沟通方式的统计分析 | 第33-34页 |
2.5 研究小结 | 第34-36页 |
第3章 亲子互动对学习习惯的影响分析 | 第36-47页 |
3.1 基于家庭中人口统计学变量对学习习惯的影响分析 | 第36-40页 |
3.1.1 性别的差异 | 第36页 |
3.1.2 年级的差异 | 第36-37页 |
3.1.3 独生子女的差异 | 第37页 |
3.1.4 家庭所在的差异 | 第37页 |
3.1.5 父母文化程度的差异 | 第37-38页 |
3.1.6 家庭结构的差异 | 第38-39页 |
3.1.7 家庭氛围的差异 | 第39-40页 |
3.2 亲子互动对学习习惯的影响分析 | 第40-45页 |
3.2.1 沟通频率的影响分析 | 第41-42页 |
3.2.2 沟通方式的影响分析 | 第42-43页 |
3.2.3 亲子互动模式的影响 | 第43-44页 |
3.2.4 亲子互动交流对象的影响 | 第44页 |
3.2.5 自身特征的影响 | 第44-45页 |
3.3 研究小结 | 第45-47页 |
第4章 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策略 | 第47-53页 |
4.1 家长多种渠道投入到互动当中,增加与孩子的交流来影响学习习惯 | 第47-48页 |
4.2 转变与孩子互动的方式方法,促使孩子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 第48-49页 |
4.3 选择合适的教养方式,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 第49-50页 |
4.4 从父母本身出发,提高家长参与度和自身文化素养促进孩子的学习习惯 | 第50-51页 |
4.5 关注孩子成长特点,从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角度来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 | 第51-53页 |
结语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附录 | 第57-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