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园林规划与建设论文--各种类型园林论文

雨水利用视角下的工农公园景观规划与设计

摘要第8-9页
英文摘要第9-10页
1 前言第11-18页
    1.1 研究背景第11-14页
        1.1.1 “十二五”时期哈市园林绿化建设回顾第11页
        1.1.2 “十三五”时期哈市园林绿化发展机遇第11-12页
        1.1.3 我国水资源现状及所面临的问题第12-13页
        1.1.4 未来的雨水管理——海绵城市理念第13-14页
    1.2 目的与意义第14-15页
        1.2.1 研究目的第14-15页
        1.2.2 研究意义第15页
    1.3 研究内容与创新第15-16页
        1.3.1 研究内容第15页
        1.3.2 创新点第15-16页
    1.4 研究方法第16-17页
        1.4.1 文献查阅与资料收集法第16页
        1.4.2 实地调研法第16页
        1.4.3 案例分析法第16页
        1.4.4 案例实践法第16-17页
    1.5 技术路线第17-18页
2 国内外雨洪管理历程第18-34页
    2.1 国外雨洪管理历程及启示第18-28页
        2.1.1 美国雨洪管理历程及启示第18-22页
        2.1.2 德国雨洪管理历程及启示第22-25页
        2.1.3 澳大利亚雨洪管理历程及启示第25-28页
        2.1.4 本章小结第28页
    2.2 国内雨洪管理历程及启示第28-34页
        2.2.1 制度管理方面第29-30页
        2.2.2 理论研究方面第30-31页
        2.2.3 实践案例方面第31-33页
        2.2.4 本章小结第33-34页
3 研究区规划设计第34-57页
    3.1 规划设计依据第34页
    3.2 雨水收集利用系统的规划原则第34-35页
        3.2.1 雨水收集最大化原则第34页
        3.2.2 生态性原则第34页
        3.2.3 系统性原则第34页
        3.2.4 可持续性原则第34-35页
    3.3 哈尔滨及平房区自然概况第35-36页
        3.3.1 哈尔滨市基本概况第35页
        3.3.2 工农公园地理位置第35-36页
    3.4 项目地景观总设计方案第36-57页
        3.4.1 总体规划布局第37-47页
        3.4.2 主要功能区景观设计第47-49页
        3.4.3 节点景观设计第49-57页
4 工农公园集雨总设计方案第57-95页
    4.1 雨水利用分析第57-62页
        4.1.1 地形地貌分析第57-59页
        4.1.2 气候因子分析第59-60页
        4.1.3 水文条件分析第60-62页
        4.1.4 排水条件分析第62页
    4.2 雨水收集潜力第62-65页
    4.3 工农公园雨水收集方案整体构思第65-67页
    4.4 雨水收集利用的途径与措施第67-90页
        4.4.1 水体景观区的雨水利用第67-74页
        4.4.2 花海观赏区的雨水利用第74-82页
        4.4.3 中心娱乐区的雨水利用第82-86页
        4.4.4 生态游览区的雨水利用第86-88页
        4.4.5 森林养生区的雨水利用第88-89页
        4.4.6 雨水收集与利用系统第89-90页
    4.5 弃流池及蓄水池的设计第90-95页
        4.5.1 弃流池的设计第90-91页
        4.5.2 蓄水池的设计第91-92页
        4.5.3 弃流池及蓄水池容积的计算第92-95页
5 公园集水利用效益分析第95-97页
    5.1 经济效益分析第95页
        5.1.1 雨水利用率第95页
    5.2 生态效益分析第95-96页
    5.3 社会效益分析第96-97页
6 结论第97-98页
致谢第98-99页
参考文献第99-10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04页

论文共10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CFRP修复含裂纹钢板的力学性能研究
下一篇:降低等离子喷焊稀释率的工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