嫩江平原滨水园林植物配置及应用
摘要 | 第10-12页 |
英文摘要 | 第12-13页 |
1 引言 | 第14-2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4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4-15页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5-21页 |
1.3.1 国外滨水景观研究进展 | 第15-17页 |
1.3.2 国内滨水景观研究进展 | 第17-19页 |
1.3.3 国外滨水园林植物配置研究进展 | 第19页 |
1.3.4 国内滨水园林植物配置研究进展 | 第19-21页 |
1.3.5 滨水景观植物配置发展趋势总结 | 第21页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21-24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21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21-24页 |
1.5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4-25页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依据 | 第25-37页 |
2.1 相关概念 | 第25-26页 |
2.1.1 滨水景观 | 第25-26页 |
2.1.2 植物景观 | 第26页 |
2.2 滨水景观中植物的设计要点 | 第26-31页 |
2.2.1 滨水景观中植物的观赏特性及分类 | 第26-28页 |
2.2.2 滨水景观中植物与水体组合形式 | 第28-30页 |
2.2.3 滨水景观中植物的功能 | 第30-31页 |
2.3 滨水景观营造的理论依据 | 第31-32页 |
2.3.1 景观生态学理论 | 第31页 |
2.3.2 城市滨水空间理论 | 第31页 |
2.3.3 以人为本理论 | 第31-32页 |
2.3.4 滨水文化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32页 |
2.4 滨水景观中植物景观的营造及配置手法 | 第32-37页 |
2.4.1 滨水景观中的植物配置原则 | 第32-35页 |
2.4.2 滨水景观中的植物造景手法 | 第35-37页 |
3 嫩江平原滨水景观植物应用现状调查及分析 | 第37-63页 |
3.1 嫩江平原区域概况 | 第37-38页 |
3.1.1 研究区域划分 | 第37页 |
3.1.2 研究区域自然条件概况 | 第37-38页 |
3.2 嫩江平原滨水公园植物群落调查 | 第38-53页 |
3.2.1 样地公园概况 | 第38-39页 |
3.2.2 植物数量特征分析指标的计算 | 第39-40页 |
3.2.3 嫩江平原滨水公园植物类型组成分析 | 第40-41页 |
3.2.4 嫩江平原滨水公园植物种类组成分析 | 第41-45页 |
3.2.5 嫩江平原滨水公园植物群落数量特征分析 | 第45-53页 |
3.3 嫩江平原滨水公园植物群落结构分析 | 第53-54页 |
3.3.1 垂直结构分析 | 第53-54页 |
3.3.2 水平结构分析 | 第54页 |
3.4 BIB-LCJ法景观定性评价 | 第54-61页 |
3.4.1 评价对象及过程 | 第54-56页 |
3.4.2 BIB-LCJ法评价数据处理 | 第56-58页 |
3.4.3 BIB-LCJ评价结果对比分析 | 第58-61页 |
3.5 嫩江平原滨水园林植物配置模式分析 | 第61-62页 |
3.6 小结 | 第62-63页 |
4 齐齐哈尔梅里斯休闲旅游度假区景观设计 | 第63-82页 |
4.1 项目基本概况 | 第63-65页 |
4.1.1 地理位置 | 第63页 |
4.1.2 土壤条件 | 第63-64页 |
4.1.3 气候条件 | 第64页 |
4.1.4 历史文化条件 | 第64页 |
4.1.5 外部交通分析 | 第64-65页 |
4.1.6 周边旅游资源分析 | 第65页 |
4.2 服务人群分析 | 第65-66页 |
4.3 场地滨水现状分析 | 第66-67页 |
4.3.1 场地滨水环境SWOT分析 | 第67页 |
4.4 滨水区植物景观营造理念 | 第67-68页 |
4.4.1 设计理念 | 第67-68页 |
4.5 项目整体规划 | 第68-70页 |
4.6 滨水区景观设计概念生成及板块划分 | 第70-72页 |
4.7 滨水区植物配置节点设计 | 第72-82页 |
4.7.1 趣味亲水 | 第72-73页 |
4.7.2 九曲栈道 | 第73-75页 |
4.7.3 丛林体验 | 第75-77页 |
4.7.4 风情白桦 | 第77-78页 |
4.7.5 休闲垂钓 | 第78-80页 |
4.7.6 生态保育 | 第80-82页 |
5 讨论 | 第82-84页 |
5.1 嫩江平原气候条件对植物种类的限制 | 第82页 |
5.2 嫩江平原地势特点对配置模式的影响 | 第82-83页 |
5.3 景观评价方法的选择 | 第83页 |
5.4 滨水与全园协调统一 | 第83-84页 |
6 结论 | 第84-85页 |
致谢 | 第85-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9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