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9-11页 |
Abstract | 第11-12页 |
1 前言 | 第13-22页 |
1.1 乳的合成及其相关调控信号传导途径 | 第13-17页 |
1.1.1 乳蛋白和乳脂肪的合成代谢 | 第13-14页 |
1.1.2 PI3K-Akt信号途径对乳合成的调节作用 | 第14-15页 |
1.1.3 mTOR信号途径对乳合成的调节作用 | 第15-17页 |
1.2 氨基酸对泌乳的调节作用 | 第17-18页 |
1.2.1 氨基酸对乳合成的促进作用 | 第17页 |
1.2.2 氨基酸调节乳合成的信号通路 | 第17-18页 |
1.3 氨基酸转运体研究进展 | 第18-21页 |
1.3.1 氨基酸转运体的结构与分类 | 第19-20页 |
1.3.2 氨基酸转运体的转运机制 | 第20-21页 |
1.3.3 氨基酸转运体的调控功能 | 第21页 |
1.4 实验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1-22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2-34页 |
2.1 主要实验试剂 | 第22-23页 |
2.2 主要实验仪器 | 第23页 |
2.3 实验用细胞 | 第23-24页 |
2.3.1 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的制备及其培养纯化 | 第23-24页 |
2.3.2 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的鉴定 | 第24页 |
2.4 不同氨基酸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的影响 | 第24-29页 |
2.4.1 qRT-PCR检测添加不同氨基酸处理对相关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 | 第24-26页 |
2.4.2 Western blot检测添加不同氨基酸对乳合成相关基因蛋白表达的影响 | 第26-28页 |
2.4.3 添加Met、Lys和Leu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乳脂肪分泌的影响 | 第28-29页 |
2.5 SNAT2调节乳蛋白和乳脂肪合成的功能研究 | 第29-32页 |
2.5.1 N-flag-SNAT2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29-30页 |
2.5.2 SNAT2干扰片段的筛选 | 第30-31页 |
2.5.3 SNAT2最佳干扰时间的筛选 | 第31页 |
2.5.4 敲低SNAT2对mTOR和PI3K-Akt途径及乳蛋白和乳脂肪合成的影响 | 第31页 |
2.5.5 过表达SNAT2对mTOR和PI3K-Akt途径及乳蛋白和乳脂肪合成的影响 | 第31-32页 |
2.6 SNAT2对氨基酸调节乳合成的影响探究 | 第32页 |
2.6.1 蛋氨酸对SNAT2影响的最佳浓度筛选 | 第32页 |
2.6.2 抑制SNAT2对蛋氨酸处理细胞的mTOR和PI3K-Akt途径及乳蛋白和乳脂肪合成的影响 | 第32页 |
2.6.3 过表达SNAT2及添加Wm处理细胞对mTOR和PI3K-Akt途径及乳蛋白和乳脂肪合成的影响 | 第32页 |
2.7 数据分析 | 第32-34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4-46页 |
3.1 BEMCs的获取及其培养纯化 | 第34-35页 |
3.1.1 原代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的分离纯化 | 第34-35页 |
3.2 不同氨基酸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的影响 | 第35-38页 |
3.2.1 qRT-PCR检测添加不同氨基酸处理对乳合成的影响 | 第35-36页 |
3.2.2 Western blot检测添加不同氨基酸对乳合成相关基因蛋白表达的影响 | 第36-37页 |
3.2.3 添加不同氨基酸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乳脂肪分泌的影响 | 第37-38页 |
3.3 SNAT2调节乳蛋白和乳脂肪合成的功能研究 | 第38-43页 |
3.3.1 N-flag-SNAT2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38-39页 |
3.3.2 SNAT2干扰片段的筛选 | 第39-40页 |
3.3.3 SNAT2最佳干扰时间的筛选 | 第40页 |
3.3.4 敲低SNAT2对BEMCsmTOR和PI3K-Akt途径及乳蛋白和乳脂肪合成的影响.. | 第40-42页 |
3.3.5 过表达SNAT2对mTOR和PI3K-Akt途径及乳蛋白和乳脂肪合成的影响 | 第42-43页 |
3.4 SNAT2对氨基酸调节乳合成的信号通路的影响探究 | 第43-46页 |
3.4.1 蛋氨酸刺激SNAT2的最佳浓度筛选 | 第43-44页 |
3.4.2 抑制SNAT2对蛋氨酸处理细胞的mTOR和PI3K-Akt途径的影响 | 第44-45页 |
3.4.3 过表达SNAT2及添加Wortmannin对BEMCsmTOR和PI3K-Akt途径的影响 | 第45-46页 |
4 讨论 | 第46-50页 |
4.1 乳腺上皮细胞的培养、纯化和鉴定 | 第46页 |
4.2 氨基酸调节牛乳腺上皮细胞乳蛋白和乳脂肪合成的信号转导通路 | 第46-48页 |
4.3 SNAT2基因在氨基酸调节乳合成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探究 | 第48-50页 |
5 结论 | 第50-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6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