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DI对东北地区产业升级的作用研究
中文摘要 | 第4-6页 |
英文摘要 | 第6-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9页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第12-13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3页 |
1.2.1 现实意义 | 第13页 |
1.2.2 理论意义 | 第13页 |
1.3 研究内容与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 第13-14页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 | 第14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1.4.2 主要的创新 | 第14页 |
1.5 文献综述 | 第14-28页 |
1.5.1 FDI决定因素相关研究 | 第14-18页 |
1.5.2 FDI与经济增长相关研究 | 第18-22页 |
1.5.3 FDI与资本积累相关研究 | 第22-23页 |
1.5.4 FDI与技术溢出相关研究 | 第23-26页 |
1.5.5 产业升级相关研究 | 第26-27页 |
1.5.6 对研究的简要评述 | 第27-28页 |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第29-46页 |
2.1 概念的内涵界定 | 第29-32页 |
2.1.1 FDI的内涵界定 | 第29-30页 |
2.1.2 产业升级的内涵界定 | 第30-32页 |
2.2 研究相关理论 | 第32-45页 |
2.2.1 FDI动因理论 | 第32-36页 |
2.2.2 产业升级理论 | 第36-43页 |
2.2.3 FDI与产业升级关系理论 | 第43-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三章 FDI对区域产业升级的作用机理 | 第46-70页 |
3.1 东道国利用FDI促进产业升级的影响因素 | 第46-57页 |
3.1.1 前提性因素 | 第46-51页 |
3.1.2 制约因素 | 第51-57页 |
3.2 FDI的经济效应分析 | 第57-67页 |
3.2.1 FDI的技术转移效应 | 第57-63页 |
3.2.2 FDI与资本形成 | 第63-64页 |
3.2.3 FDI的经济增长效应 | 第64-67页 |
3.3 FDI促进产业升级理论模型 | 第67-69页 |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第四章 FDI与东北地区产业动态变化分析 | 第70-105页 |
4.1 东北地区利用FDI的现状及问题 | 第70-89页 |
4.1.1 东北地区利用FDI的规模 | 第70-72页 |
4.1.2 东北地区利用FDI的空间分布 | 第72-76页 |
4.1.3 东北地区利用FDI的行业分布 | 第76-84页 |
4.1.4 东北地区利用FDI的来源地构成 | 第84-87页 |
4.1.5 东北地区利用FDI方式 | 第87页 |
4.1.6 利用FDI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87-89页 |
4.2 东北地区产业升级的状况分析 | 第89-98页 |
4.2.1 三次产业间升级状况分析 | 第89-94页 |
4.2.2 产业升级状况分析 | 第94-97页 |
4.2.3 产业升级状况存在的问题 | 第97-98页 |
4.3 东北地区利用的FDI的产业升级作用分析 | 第98-103页 |
4.3.1 东北地区吸收FDI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98-103页 |
4.3.2 东北地区吸收FDI的经济效应分析 | 第103页 |
本章小结 | 第103-105页 |
第五章 东北地区吸收FDI相关效应的实证检验 | 第105-126页 |
5.1 东北地区吸收FDI的决定因素检验 | 第105-111页 |
5.1.1 变量的确定与模型的建立 | 第105-106页 |
5.1.2 数据及工具 | 第106页 |
5.1.3 实证检验 | 第106-111页 |
5.2 FDI与资本形成、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检验 | 第111-118页 |
5.2.1 模型的构建 | 第111页 |
5.2.2 数据及工具 | 第111-112页 |
5.2.3 实证检验 | 第112-118页 |
5.3 东北地区FDI对区域产业升级作用检验 | 第118-124页 |
5.3.1 变量的确定与模型的构建 | 第118-119页 |
5.3.2 数据及工具 | 第119页 |
5.3.3 实证检验 | 第119-124页 |
本章小结 | 第124-126页 |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 第126-132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126-127页 |
6.2 建议 | 第127-131页 |
6.2.1 注重提升FDI的质量 | 第127-128页 |
6.2.2 注重提升吸收能力 | 第128-129页 |
6.2.3 注重引导FDI的流向 | 第129-130页 |
6.2.4 积极嵌入全球价值链 | 第130-131页 |
6.3 研究不足及展望 | 第131-132页 |
参考文献 | 第132-143页 |
致谢 | 第1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