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中国哲学论文--先秦哲学(~前220年)论文--儒家论文

先秦儒家公正思想及其当代意义研究

摘要第2-3页
Abstract第3页
1 绪论第7-18页
    1.1 研究背景第7-8页
    1.2 研究意义及目标第8-10页
        1.2.1 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第8-9页
        1.2.2 本文研究目标第9-10页
    1.3 文献综述第10-16页
        1.3.1 国内研究现状第10-14页
        1.3.2 国外研究现状第14-16页
    1.4 研究方法及研究思路第16-18页
        1.4.1 研究方法第16-17页
        1.4.2 研究思路第17-18页
2 “公正”概念析义第18-24页
    2.1 中国传统意义上的“公正”第18-21页
    2.2 现代意义的“公正”第21-23页
    2.3 本文界定的“公正”第23-24页
3 先秦儒家公正思想的内容第24-45页
    3.1 公正思想的背景与依据第24-32页
        3.1.1 社会历史背景第24-26页
        3.1.2 理论基础和依据第26-32页
    3.2 公正思想的表现第32-39页
        3.2.1 各得其分、无偏无党的分配公正第32-36页
        3.2.2 守仁行义、忠诚正直的为政公正第36-38页
        3.2.3 尊礼尚贤、各司其职的制度公正第38-39页
    3.3 公正的实现方式第39-45页
        3.3.1 德礼相济:内化于道德与外化于礼乐第40-41页
        3.3.2 中庸变通之术:应时而变实现公正第41-43页
        3.3.3 公正理想之路:尊公重教、推己及人第43-45页
4 先秦儒家公正思想的特征第45-54页
    4.1 与先秦诸子公正思想的比较第45-49页
        4.1.1 群体主义的仁义人道公正与有为之治第45-47页
        4.1.2 亲亲差等的仁爱礼乐公正第47页
        4.1.3 重德尚礼与注重民生的公正第47-49页
    4.2 与西方公正思想的比较第49-54页
        4.2.1 群体至上的公正原则第49-50页
        4.2.2 以关系型个人为基础的公正观第50-51页
        4.2.3 世俗化、内在化的价值取向第51-54页
5 对先秦儒家公正思想的评析第54-61页
    5.1 先秦儒家公正思想的重要意义与当代价值第55-58页
        5.1.1 先秦儒家公正思想的重要意义第55-56页
        5.1.2 先秦儒家公正思想的当代价值第56-58页
    5.2 先秦儒家公正思想的局限与不足第58-61页
        5.2.1 先秦儒家公正思想的时代局限第58-59页
        5.2.2 先秦儒家公正思想的理论不足第59-61页
结论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6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64-65页
致谢第65-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罗钦顺格物致知哲学思想研究
下一篇:马克思人学及其当代价值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