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级联DDMZM的倍频及三角波产生技术研究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符号对照表 | 第12-13页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13-1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7-25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7-18页 |
1.2 技术概述及其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8-22页 |
1.2.1 基于微波光子学的倍频技术 | 第18-22页 |
1.2.2 基于微波光子学的三角波产生技术 | 第22页 |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第22-25页 |
第二章 基础器件及主要技术指标 | 第25-35页 |
2.1 光源 | 第25页 |
2.2 电光调制器 | 第25-31页 |
2.2.1 相位调制器 | 第25-26页 |
2.2.2 强度调制器 | 第26-30页 |
2.2.3 偏振调制器 | 第30-31页 |
2.3 偏振组件 | 第31-33页 |
2.3.1 偏振片 | 第31-32页 |
2.3.2 偏振控制器 | 第32页 |
2.3.3 偏振分/合束器 | 第32-33页 |
2.4 光电探测器 | 第33页 |
2.5 光生毫米波的主要技术指标 | 第33-34页 |
2.5.1 工作频率和倍频因子 | 第33-34页 |
2.5.2 倍频效率 | 第34页 |
2.5.3 边带抑制比 | 第34页 |
2.6 小结 | 第34-35页 |
第三章 基于级联DDMZM的倍频方案 | 第35-69页 |
3.1 基于级联DDMZM的倍频方案 | 第35-49页 |
3.1.1 理论分析 | 第35-39页 |
3.1.2 仿真验证及分析 | 第39-49页 |
3.2 基于偏振调制器的等效链路 | 第49-60页 |
3.2.1 等效结构原理分析 | 第49-50页 |
3.2.2 仿真验证及分析 | 第50-60页 |
3.3 光生微波在RoF中克服色散影响的技术研究 | 第60-64页 |
3.3.1 理论分析 | 第61-64页 |
3.4 仿真验证及分析 | 第64-66页 |
3.5 小结 | 第66-69页 |
第四章 基于级联DDMZM的三角波产生方案 | 第69-77页 |
4.1 理论分析 | 第69-72页 |
4.2 仿真验证及分析 | 第72-76页 |
4.3 小结 | 第76-77页 |
第五章 总结和展望 | 第77-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3页 |
致谢 | 第83-85页 |
作者简介 | 第85-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