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专用术语注释表 | 第8-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2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9页 |
1.2 课题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3 课题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4 本文内容安排 | 第10-12页 |
第二章 便携式卫星通信地球站监控系统的系统设计方案 | 第12-22页 |
2.1 便携式卫星通信地球站远程监控系统设计方案 | 第12-19页 |
2.1.1 实现远程监控通信方式的选择 | 第12-14页 |
2.1.2 便携地球站远程监控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 | 第14-15页 |
2.1.3 相关技术介绍 | 第15-19页 |
2.2 本地监控设计方案 | 第19-21页 |
2.2.1 本地监控方式整体概述 | 第19-20页 |
2.2.2 Ad Hoc技术介绍 | 第20-21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三章 便携式卫星通信地球站监控系统设计 | 第22-28页 |
3.1 便携卫星通信地球站的总体介绍 | 第22-25页 |
3.1.1 便携站的工作原理和过程 | 第22-23页 |
3.1.2 便携站的组成介绍 | 第23-25页 |
3.2 卫星通信地球站监控系统功能分析 | 第25-27页 |
3.2.1 地球站监控系统概述 | 第25-26页 |
3.2.2 地球站监控系统分类 | 第26页 |
3.2.3 地球站监控系统功能具体介绍 | 第26-27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四章 监控系统硬件设计 | 第28-38页 |
4.1 系统硬件总体设计 | 第28-29页 |
4.2 主控制器和相关管脚分配 | 第29页 |
4.3 传感器 | 第29-32页 |
4.3.1 GPS | 第29-30页 |
4.3.2 限位器 | 第30-31页 |
4.3.3 倾斜仪 | 第31页 |
4.3.4 电位器 | 第31-32页 |
4.4 监控系统硬件设计 | 第32-37页 |
4.4.1 串口成帧机制 | 第35页 |
4.4.2 注册包设置 | 第35-36页 |
4.4.3 心跳包设置 | 第36-37页 |
4.4.4 AT指令设置 | 第37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五章 系统软件设计 | 第38-69页 |
5.1 下位机4G通信模块软件设计 | 第38-43页 |
5.1.1 4G模块初始化 | 第38-39页 |
5.1.2 4G模块工作模式设定 | 第39-41页 |
5.1.3 AT指令设置 | 第41-43页 |
5.2 系统服务器设计 | 第43-49页 |
5.2.1 B/S模式体系结构 | 第43-45页 |
5.2.2 用户界面层设计 | 第45-46页 |
5.2.3 数据层设计 | 第46-49页 |
5.3 Web应用开发相关技术 | 第49-56页 |
5.3.1 Java语言和javaEE框架 | 第49-50页 |
5.3.2 Spring框架 | 第50-51页 |
5.3.3 SpringMVC框架技术 | 第51-52页 |
5.3.4 Mybatis框架技术 | 第52-53页 |
5.3.5 AJAX技术 | 第53-55页 |
5.3.6 数据库访问技术 | 第55-56页 |
5.4 本地监控软件设计 | 第56-68页 |
5.4.1 开发语言和开发工具 | 第56-57页 |
5.4.2 本地监控软件程序中核心编程技术 | 第57-59页 |
5.4.3 系统各模块的实现 | 第59-65页 |
5.4.4 天线收藏模块 | 第65-68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1页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