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9-37页 |
1.1 研究背景以及意义 | 第19页 |
1.2 海面气压数据的需求 | 第19-22页 |
1.2.1 数值天气预报 | 第20页 |
1.2.2 热带气旋分析和预报 | 第20-22页 |
1.2.3 气候学研究 | 第22页 |
1.3 国内外海面气压遥感的研究现状 | 第22-27页 |
1.3.1 海面气压间接探测法的研究现状 | 第23-24页 |
1.3.2 海面气压直接探测法的研究现状 | 第24-27页 |
1.4 国内外热带气旋中心气压遥感的研究现状 | 第27-28页 |
1.5 国内外星载微波辐射计的发展现状 | 第28-30页 |
1.6 SNPP星先进技术微波探测器和FY-3C星微波温湿探测仪 | 第30-34页 |
1.6.1 SNPP/ATMS | 第31-32页 |
1.6.2 FY-3C/MWHTS | 第32-34页 |
1.7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34-37页 |
第2章 被动微波遥感探测海面气压的理论基础 | 第37-59页 |
2.1 引言 | 第37页 |
2.2 地球大气分层和气压的相关概念 | 第37-41页 |
2.2.1 地球大气分层 | 第37-38页 |
2.2.2 地球大气的组成 | 第38-39页 |
2.2.3 气压的垂直分布和表面气压 | 第39-40页 |
2.2.4 大气静力平衡方程 | 第40-41页 |
2.3 大气辐射传输 | 第41-49页 |
2.3.1 Planck黑体辐射定理 | 第41-42页 |
2.3.2 微波辐射传输方程 | 第42-45页 |
2.3.3 大气吸收和衰减 | 第45-49页 |
2.4 微波辐射计探测海面气压的基本原理 | 第49-58页 |
2.4.1 微波辐射计观测亮温与海面气压关系的推导 | 第49-52页 |
2.4.2 微波辐射计观测亮温与海面气压关系的仿真验证 | 第52-55页 |
2.4.3 不同探测频率观测亮温对海面气压变化的敏感度分析 | 第55-58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3章 星载微波大气参数反演理论以及算法基础 | 第59-71页 |
3.1 引言 | 第59-60页 |
3.2 统计反演算法 | 第60-64页 |
3.2.1 贝叶斯算法 | 第60页 |
3.2.2 线性回归算法 | 第60-62页 |
3.2.3 非线性回归算法 | 第62-64页 |
3.3 物理反演算法 | 第64-67页 |
3.3.1 一维变分反演算法的原理 | 第65-66页 |
3.3.2 影响反演精度因素讨论 | 第66-67页 |
3.4 物理统计反演算法 | 第67页 |
3.5 反演算法的对比分析 | 第67-68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68-71页 |
第4章 基于星载被动微波观测的中低海况海面气压反演 | 第71-99页 |
4.1 引言 | 第71页 |
4.2 基于ATMS数据的中低海况海面气压反演 | 第71-90页 |
4.2.1 数据 | 第71-73页 |
4.2.2 ATMS海面气压统计反演算法 | 第73-77页 |
4.2.3 ATMS海面气压一维变分反演算法 | 第77-79页 |
4.2.4 反演结果以及分析 | 第79-90页 |
4.3 基于MWHTS数据的中低海况海面气压反演 | 第90-96页 |
4.3.1 数据 | 第90-91页 |
4.3.2 数据预处理和MWHTS海面气压BP神经网络反演模型 | 第91-92页 |
4.3.3 反演结果以及分析 | 第92-96页 |
4.4 ATMS和MWHTS中低海况海面气压反演结果对比 | 第96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96-99页 |
第5章 基于星载被动微波观测的热带气旋海面气压反演 | 第99-135页 |
5.1 引言 | 第99-100页 |
5.2 临边调整 | 第100-103页 |
5.3 基于暖心亮温距平估计热带气旋中心气压 | 第103-112页 |
5.3.1 热带气旋的暖心结构 | 第103-105页 |
5.3.2 基于暖心亮温距平估计热带气旋中心气压的原理 | 第105-107页 |
5.3.3 中心气压估计算式的建立以及独立样本检验 | 第107-112页 |
5.4 基于亮温和暖心亮温距平的热带气旋海面气压场反演方法 | 第112-116页 |
5.4.1 数据 | 第112-113页 |
5.4.2 热带气旋海面气压反演模型 | 第113-116页 |
5.5 反演结果以及分析 | 第116-134页 |
5.5.1 .与中低海况海面气压反演模型的对比 | 第116-117页 |
5.5.2 与分析数据的对比 | 第117-129页 |
5.5.3 与现场观测数据的对比 | 第129-132页 |
5.5.4 反演结果的分析 | 第132-134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134-135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35-139页 |
6.1 论文总结 | 第135-136页 |
6.2 论文创新点和主要贡献 | 第136-137页 |
6.3 论文不足以及后续研究工作 | 第137-139页 |
参考文献 | 第139-149页 |
致谢 | 第149-151页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1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