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8页 |
abstract | 第8-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6-41页 |
1.1 金属离子-稀土 | 第16-18页 |
1.1.1 稀土金属离子的发光性能 | 第16-18页 |
1.2 金属离子-重金属 | 第18页 |
1.3 金属离子的回收方法 | 第18-20页 |
1.3.1 化学沉淀法 | 第18页 |
1.3.2 电解法 | 第18-19页 |
1.3.3 离子交换法 | 第19页 |
1.3.4 萃取法 | 第19页 |
1.3.5 膜过滤法 | 第19页 |
1.3.6 吸附法 | 第19-20页 |
1.4 吸附回收金属离子的吸附剂种类 | 第20-23页 |
1.4.1 生物吸附材料 | 第20-21页 |
1.4.2 离子交换树脂 | 第21页 |
1.4.3 改性介孔材料 | 第21-22页 |
1.4.4 凝胶吸附材料 | 第22-23页 |
1.5 静电纺纳米纤维亲和膜 | 第23-29页 |
1.5.1 亲和膜分离技术 | 第23-24页 |
1.5.2 静电纺丝技术 | 第24-25页 |
1.5.3 功能性静电纺纳米纤维亲和膜的制备 | 第25-28页 |
1.5.4 功能性静电纺纳米纤维亲和膜存在的问题 | 第28-29页 |
1.6 凝胶纤维 | 第29-30页 |
1.7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30-31页 |
1.8 本论文的创新性 | 第31-32页 |
参考文献 | 第32-41页 |
第二章 PAN-AA/PVP多尺度纳米纤维亲和膜用于痕量稀土离子的吸附分离研究 | 第41-62页 |
2.1 引言 | 第41-42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42-45页 |
2.2.1 实验材料 | 第42页 |
2.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第42-43页 |
2.2.3 共聚物PAN-AA的合成与表征 | 第43页 |
2.2.4 静电纺PAN-AA纳米纤维 | 第43-44页 |
2.2.5 制备多尺度PAN-AA/PVP纳米纤维亲和膜 | 第44页 |
2.2.6 多尺度PAN-AA/PVP纳米纤维亲和膜的表征与分析 | 第44页 |
2.2.7 多尺度PAN-AA/PVP纳米纤维亲和膜的的吸附与脱附再生测试 | 第44-45页 |
2.2.8 多尺度PAN-AA/PVP纳米纤维亲和膜的吸附机理 | 第45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45-57页 |
2.3.1 PAN-AA聚合物的表征 | 第45-46页 |
2.3.2 PAN-AA纳米纤维的微观形貌 | 第46-47页 |
2.3.3 多尺度PAN-AA/PVP纳米纤维亲和膜的微观形貌 | 第47-49页 |
2.3.4 多尺度PAN-AA/PVP纳米纤维亲和膜的吸附性能 | 第49-55页 |
2.3.5 多尺度PAN-AA/PVP纳米纤维亲和膜的吸附机理 | 第55-57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第三章 静电纺PAA/SiO_2凝胶纳米纤维膜用于镧系离子的高效回收及其发光性能研究 | 第62-88页 |
3.1 引言 | 第62-63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63-66页 |
3.2.1 实验材料 | 第63页 |
3.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第63-64页 |
3.2.3 胶体静电纺PAA-SiO_2纳米纤维 | 第64页 |
3.2.4 PAA-SiO_2凝胶纳米纤维的制备 | 第64页 |
3.2.5 PAA-SiO_2凝胶纳米纤维的稳定性测试 | 第64-65页 |
3.2.6 PAA-SiO_2凝胶纳米纤维的表征 | 第65页 |
3.2.7 PAA-SiO_2凝胶纳米纤维的吸附与脱附再生测试 | 第65页 |
3.2.8 PAA-SiO_2凝胶纳米纤维的吸附机理测试 | 第65页 |
3.2.9 Ln-PAA-SiO_2凝胶纳米纤维的光致发光测试 | 第65-66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66-82页 |
3.3.1 PAA浓度对PAA-SiO_2纳米纤维形貌的影响 | 第66-67页 |
3.3.2 SiO_2纳米粒子含量与交联时间对PAA-SiO_2纳米纤维交联度与溶胀性能的影响 | 第67-69页 |
3.3.3 PAA-S纳米纤维的交联机理 | 第69-70页 |
3.3.4 PAA-SiO_2凝胶纳米纤维吸附Ln3+前后的表面形貌 | 第70-71页 |
3.3.5 PAA-SiO_2凝胶纳米纤维的稳定性 | 第71-72页 |
3.3.6 PAA-SiO_2凝胶纳米纤维的吸附与再生性能 | 第72-78页 |
3.3.7 PAA-SiO_2凝胶纳米纤维的吸附机理 | 第78-80页 |
3.3.8 Ln-PAA-SiO_2凝胶纳米纤维的发光性能 | 第80-8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82-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8页 |
第四章 三维纳米纤维重构海绵状水凝胶的制备及其对镧系离子的高效回收与发光性能 | 第88-113页 |
4.1 引言 | 第88-89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89-92页 |
4.2.1 实验材料 | 第89-90页 |
4.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第90页 |
4.2.3 静电纺SA/PAM纳米纤维 | 第90页 |
4.2.4 三维纳米纤维重构海绵状凝胶(NRSHs)的制备 | 第90-91页 |
4.2.5 SA/PAM纳米纤维重构海绵(NRS)的吸水率 | 第91页 |
4.2.6 SA/PAMNRSHs的表征 | 第91页 |
4.2.7 SA/PAMNRSHs的吸附与重复利用测试 | 第91-92页 |
4.2.8 SA/PAMNRSHs凝胶纳米纤维的吸附机理测试 | 第92页 |
4.2.9 Ln-SA/PAMNRSHs的光致发光测试 | 第92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92-107页 |
4.3.1 三维SA/PAMNRS的形貌 | 第92-94页 |
4.3.2 SA/PAMNRS的交联机理 | 第94-96页 |
4.3.3 SA/PAMNRS的吸水性 | 第96-97页 |
4.3.4 SA/PAMNRSHs的压缩力学性能 | 第97-99页 |
4.3.5 SA/PAMNRSHs的吸附性能 | 第99-102页 |
4.3.6 SA/PAMNRSHs的吸附机理 | 第102-104页 |
4.3.7 Ln-SA/PAMNRSHs的发光性能 | 第104-107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107-108页 |
参考文献 | 第108-113页 |
第五章 静电纺PAA/SA纳米纤维凝胶用于铜离子的高效去除及其可持续催化应用 | 第113-139页 |
5.1 引言 | 第113-115页 |
5.2 实验部分 | 第115-118页 |
5.2.1 实验材料 | 第115页 |
5.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第115页 |
5.2.3 PAA-SA纳米纤维凝胶的制备 | 第115-116页 |
5.2.4 PAA-SA纳米纤维凝胶的稳定性测试 | 第116页 |
5.2.5 PAA-SA纳米纤维凝胶的表征 | 第116页 |
5.2.6 PAA-SA纳米纤维的静态吸附与脱附再生测试 | 第116-117页 |
5.2.7 PAA-SA纳米纤维凝胶的吸附机理测试 | 第117页 |
5.2.8 PAA-SA纳米纤维凝胶膜的动态过滤实验 | 第117页 |
5.2.9 Cu纳米粒子负载PAA-SA纳米纤维凝胶的制备与表征 | 第117-118页 |
5.2.10 Cu纳米粒子负载PAA-SA纳米纤维凝胶的催化性能测试 | 第118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118-133页 |
5.3.1 PAA-SA纳米纤维凝胶制备工艺的优化 | 第118-120页 |
5.3.2 PAA-SA纳米纤维的交联机理 | 第120-121页 |
5.3.3 PAA-SA纳米纤维凝胶的稳定性与力学性能 | 第121-122页 |
5.3.4 PAA-SA纳米纤维凝胶的吸附性能 | 第122-126页 |
5.3.5 PAA-SA纳米纤维凝胶的吸附机理 | 第126-127页 |
5.3.6 PAA-SA纳米纤维凝胶膜的动态过滤性能 | 第127-129页 |
5.3.7 Cu纳米粒子负载PAA-SA纳米纤维凝胶的催化性能 | 第129-133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133-134页 |
参考文献 | 第134-139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39-142页 |
6.1 结论 | 第139-141页 |
6.2 展望 | 第141-142页 |
博士期间已发表的论文与专利 | 第142-143页 |
致谢 | 第1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