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引言 | 第7-14页 |
一、钱学森的生平及学术成就 | 第7-9页 |
二、钱学森哲学思想形成的历程 | 第9-10页 |
三、钱学森哲学思想的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四、《钱学森书信》的研究现状及其研究的价值 | 第12-14页 |
第一章 《钱学森书信》简介 | 第14-17页 |
一、《钱学森书信》的基本情况 | 第14-15页 |
二、《钱学森书信》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极其重要的宝贵文献 | 第15-17页 |
第二章 《钱学森书信》中所表达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 | 第17-37页 |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智慧的源泉 | 第17-18页 |
二、现代科学技术体系的最高概括是辩证唯物主义 | 第18-23页 |
三、物质世界的层次观 | 第23-24页 |
四、关于复杂性的哲学探索 | 第24-28页 |
五、对认识论和思维科学的研究 | 第28-29页 |
六、阐述了产业革命、“世界社会形态”等唯物史观的思想 | 第29-31页 |
七、在自然辩证法、数学哲学、建筑哲学等方面的思想 | 第31-34页 |
八、从“大成智慧教育”到“钱学森之问” | 第34-37页 |
第三章 《钱学森书信》的当代意义及哲学价值 | 第37-50页 |
一、钱学森的人格魅力、科学精神、哲学探索是当代中国的一座文化丰碑 | 第37-38页 |
二、社会实践和科学研究要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 | 第38-39页 |
三、现代科学技术体系对构建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是一次有益的伟大尝试 | 第39-41页 |
四、对宇宙本质的探讨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的研究 | 第41-42页 |
五、“复杂性”范畴研究丰富和发展了唯物辩证法 | 第42-44页 |
六、对思维科学的探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 第44-45页 |
七、对产业革命、“世界社会形态”的论述丰富和发展了唯物史观 | 第45-47页 |
八、对部门哲学的探讨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具体内容 | 第47-50页 |
结束语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后记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