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导论 | 第11-18页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2-15页 |
1.2.1 政府监管理论的研究 | 第12-14页 |
1.2.2 政府成本管理理论的研究 | 第14-15页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4 创新与不足 | 第17-18页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基础理论 | 第18-27页 |
2.1 概念界定 | 第18-21页 |
2.1.1 海关稽查 | 第18页 |
2.1.2 海关稽查工作模式 | 第18-20页 |
2.1.3 海关双随机机制 | 第20-21页 |
2.2 基础理论 | 第21-27页 |
2.2.1 统计抽样理论 | 第21页 |
2.2.2 博弈理论 | 第21-23页 |
2.2.3 政府监管理论 | 第23-27页 |
第3章 双随机机制在海关稽查中运用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第27-31页 |
3.1 双随机机制在海关稽查中运用的现状 | 第27-29页 |
3.1.1 海关稽查的职能范畴 | 第27-28页 |
3.1.2 海关稽查面临的改革现状 | 第28-29页 |
3.1.3 双随机稽查工作在海关改革中的实践 | 第29页 |
3.2 双随机机制在海关稽查中运用存在的问题 | 第29-31页 |
3.2.1 双随机稽查覆盖率偏低 | 第29-30页 |
3.2.2 双随机稽查工作效率不高 | 第30页 |
3.2.3 双随机稽查统一性较差 | 第30-31页 |
第4章 海关稽查运用双随机机制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1-39页 |
4.1 行政体制改革滞后于业务改革 | 第31-32页 |
4.1.1 稽查人员数量的不足 | 第31页 |
4.1.2 传统组织结构的不适应 | 第31-32页 |
4.2 稽查治理理念的落后 | 第32-33页 |
4.2.1 传统风险导向理念与随机理念的冲突 | 第32-33页 |
4.2.2 缺乏政府监管效率及效益意识 | 第33页 |
4.3 稽查信息技术水平不高 | 第33-35页 |
4.3.1 信息收集共享有限 | 第33-34页 |
4.3.2 信息处理能力不高 | 第34-35页 |
4.3.3 技术创新能力不够 | 第35页 |
4.4 双随机稽查制度不完善 | 第35-37页 |
4.4.1 稽查工作制度不完善 | 第35-37页 |
4.4.2 工作监督机制不完善 | 第37页 |
4.5 稽查人员专业素质的差距 | 第37-39页 |
4.5.1 稽查专业素质不足 | 第37-38页 |
4.5.2 稽查人员流动性过大 | 第38-39页 |
第5章 完善海关稽查双随机机制应用的对策建议 | 第39-46页 |
5.1 完善组织架构,保障随机稽查工作开展 | 第39-40页 |
5.1.1 合理配置后续稽查人力资源 | 第39页 |
5.1.2 科学优化随机稽查管理架构 | 第39-40页 |
5.2 提升治理理念,提高智慧稽查水平 | 第40页 |
5.3 结合治理导向,优化随机运行模式 | 第40-42页 |
5.3.1 动态管理,合理确定双随机企业备选库 | 第40-41页 |
5.3.2 精准分析,科学建立随机抽样模型 | 第41页 |
5.3.3 结合风险,完善随机稽查分层选取机制 | 第41-42页 |
5.4 强化制度建设,提高随机标准化水平 | 第42-43页 |
5.4.1 加强科技创新应用,实现智慧稽查 | 第42页 |
5.4.2 健全随机稽查标准化制度,实现执法统一 | 第42-43页 |
5.4.3 建立随机稽查内控机制,实现有效“管控” | 第43页 |
5.5 增强结果应用,助力智慧稽查改革 | 第43-44页 |
5.5.1 加强双随机稽查结果的分析与应用 | 第43-44页 |
5.5.2 加强对双随机稽查的宣传解释 | 第44页 |
5.5.3 加大对双随机稽查中违规、违法行为的惩罚力度 | 第44页 |
5.6 提升人员素质,提高海关稽查效能 | 第44-46页 |
5.6.1 建立稽查人员“持证上岗”长效机制 | 第44页 |
5.6.2 完善多方位稽查人才培养平台 | 第44-46页 |
第6章 杭州海关稽查工作应用双随机机制案例 | 第46-51页 |
6.1 杭州海关稽查工作简介 | 第46页 |
6.2 双随机机制在杭州海关稽查工作中的问题 | 第46-48页 |
6.2.1 双随机稽查覆盖率及有效率偏低 | 第46-47页 |
6.2.2 组织架构难以适应双随机工作 | 第47-48页 |
6.2.3 信息化水平影响双随机效率 | 第48页 |
6.2.4 工作机制不完善加大双随机风险 | 第48页 |
6.3 杭州海关完善双随机机制运用的实践 | 第48-51页 |
6.3.1 提升双随机治理理念 | 第48-49页 |
6.3.2 改革传统稽查组织架构 | 第49页 |
6.3.3 建立双随机企业备选库 | 第49页 |
6.3.4 开发双稽查随机选查系统 | 第49页 |
6.3.5 完善双随机稽查工作制度 | 第49-51页 |
第7章 结论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后记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