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通信论文--光波通信、激光通信论文

携带轨道角动量的光束在自由空间中传输特性的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9-15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10页
    1.2 国内外现状及存在问题第10-12页
        1.2.1 携带OAM的光束在自由空间中传输的研究现状第10-11页
        1.2.2 存在问题分析第11-12页
    1.3 论文工作目标与思路第12-13页
    1.4 各章节内容安排第13-15页
第2章 携带轨道角动量的光束在自由空间中的传输理论第15-24页
    2.1 大气折射率起伏的功率谱模型第15-18页
        2.1.1 柯尔莫哥洛夫功率谱第16页
        2.1.2 塔塔尔斯基功率谱第16-17页
        2.1.3 冯卡曼功率谱第17页
        2.1.4 修正的功率谱第17页
        2.1.5 非柯尔莫哥洛夫功率谱第17-18页
    2.2 部分相干贝塞尔高斯光在各向异性大气湍流中的传输模型第18-22页
        2.2.1 各向异性非柯尔莫哥洛夫大气湍流谱第18-19页
        2.2.2 各向异性大气湍流中部分相干BG光束OAM的螺旋谱第19-22页
    2.3 基于OAM的FSO系统的信道容量第22-23页
    2.4 本章小结第23-24页
第3章 部分相干贝塞尔高斯光束在各向异性大气湍流中的传输特性第24-44页
    3.1 部分相干BG光OAM模式的螺旋谱分析第24-28页
        3.1.1 OAM模式数对螺旋谱的影响第24-25页
        3.1.2 大气湍流的各向异性对螺旋谱的影响第25-26页
        3.1.3 光源空间相干性对螺旋谱的影响第26-28页
    3.2 部分相干BG光OAM模式检测概率的分析第28-36页
        3.2.1 光源参数对OAM模式检测概率的影响第28-32页
        3.2.2 大气湍流参数对OAM模式检测概率的影响第32-36页
    3.3 基于部分相干BG光OAM通信的信道容量分析第36-42页
        3.3.1 光源参数对信道容量的影响第36-38页
        3.3.2 大气湍流参数对信道容量的影响第38-41页
        3.3.3 部分相干BG光与LG光的信道容量对比第41-42页
    3.4 本章小结第42-44页
第4章 总结与展望第44-47页
    4.1 总结第44-45页
    4.2 展望第45-47页
参考文献第47-52页
附录第52-54页
致谢第54-5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多用户大规模MIMO分层用户导向天线选择
下一篇:D2D通信异构网络能量效率关键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