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金属硫化物基和碳氮化合物在环境和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1章 绪论第9-21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10页
    1.2 水污染第10-12页
        1.2.1 水体污染物的种类第10页
        1.2.2 水体污染源的种类第10页
        1.2.3 水体污染物的治理措施第10-12页
    1.3 类石墨氮化碳(g-C_3N_4)第12-14页
        1.3.1 类石墨氮化碳(g-C_3N_4)的简介第12-13页
        1.3.2 类石墨氮化碳(g-C_3N_4)的发展第13-14页
    1.4 超级电容器的概述第14-20页
        1.4.1 超级电容器的结构第14-15页
        1.4.2 超级电容器的分类第15页
        1.4.3 超级电容器的工作机理第15-17页
        1.4.4 超级电容器的特点第17页
        1.4.5 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分类第17-19页
        1.4.6 超级电容器的发展及应用第19-20页
    1.5 论文选题思路及主要研究内容第20-21页
第2章 三维花状Cu_2MoS_4/g-C_3N_4 复合材料的合成及其对罗丹明B的吸附第21-37页
    2.1 实验部分第21-23页
        2.1.1 药品原料、仪器和设备第21-22页
        2.1.2 花状Cu_2MoS_4/g-C_3N_4 复合材料的制备第22-23页
    2.2 结构表征和成分分析第23-24页
        2.2.1 X-射线衍射(XRD)分析第23页
        2.2.2 透射电镜(TEM)和能谱(EDS)分析第23页
        2.2.3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第23页
        2.2.4 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分析第23页
        2.2.5 N_2 吸附和解吸等温线第23-24页
        2.2.6 花状Cu_2MoS_4-3/g-C_3N_4 复合材料对罗丹明B吸附的研究第24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24-36页
        2.3.1 花状Cu_2MoS_4-3/g-C_3N_4 复合材料的表征分析第24-29页
        2.3.2 Cu_2MoS_4/g-C_3N_4对RhB吸附性能研究第29-36页
    2.4 结论第36-37页
第3章 CoS_2/g-C_3N_4 复合材料合成及其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第37-51页
    3.1 实验部分第37-39页
        3.1.1 药品原料、仪器和设备第37-38页
        3.1.2 CoS_2/g-C_3N_4 复合材料的制备第38-39页
    3.2 结构表征和成分分析第39-40页
        3.2.1 X-射线衍射(XRD)分析第39页
        3.2.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第39页
        3.2.3 透射电镜(TEM)和能谱(EDS)分析第39页
        3.2.4 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分析第39页
        3.2.5 热重(TGA)分析第39-40页
        3.2.6 红外光谱(FT-IR)分析第40页
        3.2.7 CoS_2/g-C_3N_4 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测试第40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40-48页
        3.3.1 CoS_2/g-C_3N_4 复合材料的表征分析第40-44页
        3.3.2 CoS_2/g-C_3N_4 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分析第44-48页
    3.4 结论第48-51页
第4章 g-C_3N_4 纳米片制备及其对罗丹明B的光催化性能研究第51-61页
    4.1 实验部分第51-52页
        4.1.1 药品原料、仪器和设备第51-52页
        4.1.2 g-C_3N_4 纳米片的制备第52页
    4.2 结构表征和成分分析第52-54页
        4.2.1 X-射线衍射(XRD)分析第52-53页
        4.2.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第53页
        4.2.3 N_2 吸附和解吸等温线第53页
        4.2.4 透射电镜(TEM)分析第53页
        4.2.5 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分析第53页
        4.2.6 红外光谱(FT-IR)分析第53页
        4.2.7 各催化剂对罗丹明B降解性能的研究第53-54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54-60页
        4.3.1 PCN纳米片的表征分析第54-58页
        4.3.2 PCN纳米片以及g-C_3N_4 光催化活性分析第58-59页
        4.3.3 PCN纳米片催化剂循环稳定性的研究第59-60页
    4.4 结论第60-61页
第5章 结论第61-63页
参考文献第63-73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73-75页
致谢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羧甲基纤维素钠基水凝胶的制备及其应用
下一篇:基于酰腙席夫碱的镧系配合物的合成及光磁性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