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特种结构材料论文

TiO2纳米管阵列膜的修饰及其光生阴极保护效应

中文摘要第13-14页
英文摘要第14-1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6-51页
    1.1 研究背景第16页
    1.2 TiO_2半导体材料概述第16-23页
        1.2.1 TiO_2半导体结构与特性第16-18页
        1.2.2 TiO_2半导体材料的制备第18-23页
            1.2.2.1 静电纺丝法第18-19页
            1.2.2.2 模板法第19-20页
            1.2.2.3 阳极氧化法第20-23页
    1.3 TiO_2半导体材料的修饰第23-29页
        1.3.1 金属离子掺杂第23-25页
        1.3.2 非金属掺杂第25-26页
        1.3.3 贵金属负载第26-27页
        1.3.4 半导体复合第27-29页
    1.4 TiO_2半导体复合材料的应用第29-32页
        1.4.1 光催化降解第29-30页
        1.4.2 光解水制氢第30页
        1.4.3 太阳能电池第30-31页
        1.4.4 其他应用第31-32页
    1.5 TiO_2半导体材料在光生阴极保护中的应用第32-35页
        1.5.1 金属腐蚀及其防护措施第32-33页
        1.5.2 光生阴极保护效应第33-34页
        1.5.3 储能型TiO_2复合材料的光生阴极保护效应第34-35页
    1.6 本工作的研究内容和目的第35-36页
    参考文献第36-51页
第二章 实验技术和仪器第51-57页
    2.1 试剂与材料第51页
        2.1.1 试剂第51页
        2.1.2 材料第51页
    2.2 TiO_2纳米膜的制备第51-52页
        2.2.1 TiO_2纳米管阵列膜第51-52页
        2.2.2 TiO_2纳米管复合膜第52页
    2.3 403不锈钢试样的制备第52-53页
    2.4 表征和光电化学性能测试第53-54页
        2.4.1 形貌表征第53页
        2.4.2 X射线衍射(XRD)第53页
        2.4.3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第53页
        2.4.4 紫外-可见(UV-Vis)吸收光谱第53-54页
        2.4.5 光致发光(PL)谱第54页
        2.4.6 暂态光电流第54页
    2.5 光生阴极保护效应测试第54-56页
    参考文献第56-57页
第三章 储能型Ag/SnO_2/TiO_2复合膜的制备及其光生阴极保护效应第57-76页
    3.1 引言第57-58页
    3.2 实验部分第58-59页
        3.2.1 Ag/SnO_2/TiO_2纳米管复合膜的制备第58页
        3.2.2 表征及光电化学测试第58-59页
        3.2.3 光生阴极保护测试第59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59-69页
        3.3.1 形貌和组成第59-60页
        3.3.2 XPS分析第60-61页
        3.3.3 XRD分析第61-62页
        3.3.4 UV-Vis吸收光谱第62-64页
        3.3.5 PL谱第64-65页
        3.3.6 光电化学特性第65页
        3.3.7 光生阴极保护效应第65-68页
        3.3.8 复合膜中电荷转移机理第68-69页
    3.4 结论第69-70页
    参考文献第70-76页
第四章 ZnSe/MoO_3/TiO_2复合膜的制备及其光生阴极保护效应第76-94页
    4.1 引言第76-77页
    4.2 实验第77-78页
        4.2.1 ZnSe/MoO_3/TiO_2复合膜的制备第77-78页
        4.2.2 样品表征及光电化学测试第78页
        4.2.3 光生阴极保护性能测试第78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78-88页
        4.3.1 形貌第78-79页
        4.3.2 XRD分析第79-80页
        4.3.3 XPS分析第80-81页
        4.3.4 UV-Vis吸收谱和PL谱第81-83页
        4.3.5 光电化学特性第83-84页
        4.3.6 光生阴极保护效应第84-87页
        4.3.7 复合膜电荷分离转移机理第87-88页
    4.4 结论第88-89页
    参考文献第89-94页
第五章 g-C_3N_4/MoO_3/TiO_2复合膜的制备及其光生阴极保护效应第94-108页
    5.1 引言第94-95页
    5.2 实验第95-96页
        5.2.1 g-C_3N_4/MoO_3/TiO_2复合膜的制备第95-96页
        5.2.2 样品表征及光电化学测试第96页
        5.2.3 光生阴极保护性能测试第96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96-103页
        5.3.1 形貌第96-97页
        5.3.2 EDS和XPS分析第97-98页
        5.3.3 UV-Vis谱和PL谱第98-100页
        5.3.4 光电化学特性第100页
        5.3.5 光生阴极保护效应第100-103页
    5.4 结论第103-104页
    参考文献第104-108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108-110页
    6.1 总结第108-109页
    6.2 展望第109-110页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与交流的论文第110-113页
致谢第113-114页

论文共11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型硫化铜网格电极的研制及其在智能加热贴膜中的应用
下一篇:金属硫化物纳米薄膜的制备及其在能源器件中光电性能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