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0-14页 |
ABSTRACT | 第14-18页 |
前言 | 第21-22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22-66页 |
第一章 生物素营养研究进展 | 第22-36页 |
1 生物素的性质和生理功能 | 第22-27页 |
1.1 生物素的性质 | 第22-24页 |
1.2 生物素的生理功能 | 第24-27页 |
2 生物素的在水产动物中的研究进展 | 第27-30页 |
2.1 水产动物生物素缺乏症 | 第27页 |
2.2 水产动物生物素需要量 | 第27-29页 |
2.3 生物素对水产动物肠道功能的影响 | 第29页 |
2.4 生物素对水产动物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 第29-30页 |
参考文献 | 第30-36页 |
第二章 泛酸营养研究进展 | 第36-48页 |
1 泛酸的性质和生理功能 | 第36-40页 |
1.1 泛酸的性质 | 第36-38页 |
1.2 泛酸的生理功能 | 第38-40页 |
2 泛酸在水产动物中的研究进展 | 第40-43页 |
2.1 水产动物泛酸缺乏症 | 第40页 |
2.2 水产动物泛酸需要量 | 第40-42页 |
2.3 泛酸对水产动物肠道功能的影响 | 第42页 |
2.4 泛酸对水产动物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8页 |
第三章 水产动物脂肪酸代谢研究进展 | 第48-66页 |
1 脂肪酸性质和生理功能 | 第48-51页 |
1.1 脂肪酸的性质 | 第48-49页 |
1.2 脂肪酸的生理功能 | 第49-51页 |
2 脂肪酸的代谢 | 第51-58页 |
2.1 脂肪酸的转运、吸收 | 第51-52页 |
2.2 脂肪酸的合成 | 第52-54页 |
2.3 脂肪酸的分解 | 第54-56页 |
2.4 脂肪酸代谢的主要调控因子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6页 |
第二部分 试验部分 | 第66-162页 |
第四章 团头鲂幼鱼适宜生物素需要量的研究 | 第66-80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66-70页 |
1.1 试验饲设计与饲料配方 | 第66-68页 |
1.2 试验鱼和养殖管理 | 第68页 |
1.3 样品采集 | 第68页 |
1.4 样品的测定和分析 | 第68-69页 |
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69-70页 |
2 试验结果 | 第70-74页 |
2.1 生长性能 | 第70-71页 |
2.2 形体指标 | 第71-72页 |
2.3 全鱼体成分组成 | 第72页 |
2.4 肝脏PC和ACC活力及生物素含量 | 第72-74页 |
3 讨论 | 第74-76页 |
4 小结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0页 |
第五章 生物素对团头鱿幼鱼胴体组成、肠道消化酶活性及肝脏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 第80-88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80-81页 |
1.1 试验设计与饲料配方 | 第80页 |
1.2 试验鱼和养殖管理 | 第80页 |
1.3 样品采集 | 第80页 |
1.4 指标测定 | 第80-81页 |
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81页 |
2 结果 | 第81-83页 |
2.1 胴体成分组成 | 第81-82页 |
2.2 肠道消化酶活力 | 第82-83页 |
2.3 肝脏抗氧化功能 | 第83页 |
3 讨论 | 第83-84页 |
4 小结 | 第84-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88页 |
第六章 团头鲂幼鱼适宜泛酸需要量的研究 | 第88-102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88-91页 |
1.1 试验设计与饲料配方 | 第88页 |
1.2 试验鱼和养殖管理 | 第88-90页 |
1.3 样品采集 | 第90页 |
1.4 样品的测定和分析 | 第90-91页 |
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91页 |
2 试验结果 | 第91-95页 |
2.1 生长性能 | 第91-92页 |
2.2 形体指标 | 第92-93页 |
2.3 全鱼体成分组成 | 第93页 |
2.4 肝脏脂肪、辅酶A及泛酸含量 | 第93-95页 |
3 讨论 | 第95-96页 |
4 小结 | 第96-97页 |
参考文献 | 第97-102页 |
第七章 泛酸对团头鲂幼鱼肠道消化酶活性、肝脏抗氧化能力及脂肪酸合成代谢的影响 | 第102-116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102-104页 |
1.1 试验设计与饲料配方 | 第102页 |
1.2 试验鱼和养殖管理 | 第102页 |
1.3 样品采集 | 第102-103页 |
1.4 样品的测定和分析 | 第103-104页 |
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104页 |
2 试验结果 | 第104-109页 |
2.1 肠道消化吸收功能 | 第104-105页 |
2.2 肝脏抗氧化功能 | 第105-106页 |
2.3 血浆生化指标 | 第106页 |
2.4 肝脏脂肪酸组成 | 第106-107页 |
2.5 肌肉脂肪酸组成 | 第107-108页 |
2.6 肝脏coaA,LXRα,ACCα,FAS和SREBP1基因表达 | 第108-109页 |
3 讨论 | 第109-111页 |
4 小结 | 第111-112页 |
参考文献 | 第112-116页 |
第八章 生物素对饲喂高脂日粮团头鲂幼鱼生长性能及脂肪酸代谢的影响 | 第116-138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116-120页 |
1.1 试验设计与饲料配方 | 第116-118页 |
1.2 试验鱼和养殖管理 | 第118页 |
1.3 样品采集 | 第118页 |
1.4 样品的测定和分析 | 第118-119页 |
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119-120页 |
2 试验结果 | 第120-130页 |
2.1 生长性能 | 第120-121页 |
2.2 全鱼体成分组成 | 第121页 |
2.3 组织脂肪含量 | 第121-122页 |
2.4 肝脏、肌肉和血浆甘油三酯含量 | 第122-123页 |
2.5 肝脏、肌肉和血浆总胆固醇含量 | 第123-124页 |
2.6 肝脏脂肪酸组成 | 第124-129页 |
2.7 肌肉脂肪酸组成 | 第129页 |
2.8 肝脏ACCα,FAS,LXRα和SREBP1表达 | 第129-130页 |
2.9 肝脏PPARα,CPT I,ACO和FACS基因表达 | 第130页 |
3 讨论 | 第130-132页 |
4 小结 | 第132-133页 |
参考文献 | 第133-138页 |
第九章 泛酸对饲喂高脂日粮团头鲂幼鱼生长性能、脂肪酸代谢和抗氧化机能的影响 | 第138-162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139-142页 |
1.1 试验设计与饲料配方 | 第139-140页 |
1.2 试验鱼和养殖管理 | 第140页 |
1.3 样品采集 | 第140页 |
1.4 样品的测定和分析 | 第140-141页 |
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141-142页 |
2 试验结果 | 第142-155页 |
2.1 生长性能 | 第142页 |
2.2 全鱼体成分组成 | 第142-143页 |
2.3 肝脏细胞学观察 | 第143-145页 |
2.4 肝脏抗氧化功能 | 第145-146页 |
2.5 组织脂肪含量 | 第146页 |
2.6 肝脏、肌肉和血浆甘油三酯含量 | 第146-147页 |
2.7 肝脏、肌肉和血浆总胆固醇含量 | 第147-148页 |
2.8 脂肪酸组成 | 第148-153页 |
2.9 肝脏线粒体机能 | 第153页 |
2.10 肝脏线粒体COX1、COX2、ND1、CYTB和ATP6基因表达量 | 第153-155页 |
3 讨论 | 第155-157页 |
4 小结 | 第157-158页 |
参考文献 | 第158-162页 |
全文结论 | 第162-164页 |
创新之处 | 第164-166页 |
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第166-168页 |
附录 | 第168-170页 |
致谢 | 第170-172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