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科红门兰亚族在泛喜马拉雅地区的生物地理学研究
| 摘要 | 第3-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第1章 引言 | 第9-19页 |
| 1.1 分子系统学及生物地理学简介 | 第9-10页 |
| 1.2 红门兰亚族的分子系统学研究进展 | 第10-15页 |
| 1.3 红门兰亚族的生物地理学研究进展 | 第15-16页 |
| 1.4 泛喜马拉雅地区简介 | 第16-17页 |
| 1.5 研究内容与目的 | 第17-18页 |
| 1.6 技术路线图 | 第18-19页 |
| 第2章 研究材料和方法 | 第19-24页 |
| 2.1 材料选取 | 第19页 |
| 2.2 系统发育分析 | 第19-20页 |
| 2.2.1 序列比对 | 第19页 |
| 2.2.2 系统发育分析 | 第19-20页 |
| 2.3 分化时间估算 | 第20页 |
| 2.4 祖先分布区重建 | 第20-21页 |
| 2.5 多样化分析 | 第21-24页 |
| 2.5.1 多样化速率估算 | 第21-22页 |
| 2.5.2 性状与多样化速率相关性分析 | 第22-24页 |
| 第3章 结果 | 第24-43页 |
| 3.1 系统发育分析 | 第24-27页 |
| 3.2 分化时间估算 | 第27页 |
| 3.3 祖先分布区重建 | 第27-34页 |
| 3.4 多样化分析 | 第34-43页 |
| 3.4.1 多样化速率估算 | 第34-38页 |
| 3.4.2 性状与多样化速率相关性分析 | 第38-43页 |
| 第4章 讨论 | 第43-47页 |
| 4.1 红门兰亚族的系统发育 | 第43页 |
| 4.2 红门兰亚族的分化时间及生物地理学 | 第43-45页 |
| 4.3 红门兰亚族的多样化及相关因素 | 第45-47页 |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7-49页 |
| 5.1 结论 | 第47-48页 |
| 5.2 展望 | 第48-49页 |
| 致谢 | 第49-50页 |
| 参考文献 | 第50-61页 |
| 附录A | 第61-91页 |
| 附录B | 第91-103页 |
| 附录C | 第103-107页 |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结果 | 第10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