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变压器、变流器及电抗器论文--变流器论文--逆变器论文

辅助谐振极逆变器无功能量优化调制策略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1-27页
    1.1 引言第11-12页
    1.2 软开关技术第12-15页
        1.2.1 软开关技术的提出第12-13页
        1.2.2 软开关技术的工作原理第13-15页
    1.3 软开关逆变器第15-26页
        1.3.1 软开关逆变器的研究意义第15页
        1.3.2 软开关逆变器的分类第15-16页
        1.3.3 谐振直流环节逆变器第16-21页
        1.3.4 辅助谐振极逆变器第21-26页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第26-27页
第2章 改进型辅助谐振极逆变器第27-37页
    2.1 拓扑结构及调制策略第27页
    2.2 工作原理第27-32页
    2.3 回路存在的问题第32-34页
        2.3.1 问题一:辅助缓冲电路损耗和辅助开关管电流应力大第32-33页
        2.3.2 问题二:辅助开关管不能实现可靠的零电压关断第33-34页
    2.4 仿真分析第34-36页
    2.5 本章小结第36-37页
第3章 双辅助谐振极逆变器第37-53页
    3.1 拓扑结构及调制策略第37-38页
    3.2 工作原理第38-44页
    3.3 双辅助谐振极逆变器存在的问题第44-45页
    3.4 稳态特性分析第45-47页
        3.4.1 主开关管和辅助开关管ZVS实现条件第45页
        3.4.2 回路的丢失占空比第45-47页
        3.4.3 回路的最大有效占空比与最小占空比第47页
    3.5 仿真与实验研究第47-52页
        3.5.1 开关管的波形评价第47-50页
        3.5.2 辅助谐振电感及电容的波形评价第50-51页
        3.5.3 效率评价第51-52页
    3.6 本章小结第52-53页
第4章 双辅助谐振极逆变器无功能量优化调制策略第53-75页
    4.1 无功能量优化调制策略第53-56页
    4.2 回路工作原理第56-63页
    4.3 逆变器的稳态特性第63-69页
        4.3.1 元器件的电压和电流应力第63-64页
        4.3.2 主开关管的dv/dt和续流二极管的di/dt第64页
        4.3.3 主开关管和辅助开关管软开关条件第64-65页
        4.3.4 回路的丢失占空比第65-67页
        4.3.5 回路的最大有效占空比与最小占空比第67页
        4.3.6 谐振电流与负载电流分离区域分析第67-69页
    4.4 损耗分析第69-72页
    4.5 回路参数设计第72-74页
        4.5.1 设计思想第72-73页
        4.5.2 设计举例第73-74页
    4.6 本章小结第74-75页
第5章 仿真与实验第75-97页
    5.1 仿真与实验平台第76-80页
    5.2 仿真与实验评价第80-96页
        5.2.1 稳态工作模式评价第80-81页
        5.2.2 开关管的波形评价第81-84页
        5.2.3 辅助谐振电感的波形评价第84-87页
        5.2.4 稳态与动态输出波形评价第87-94页
        5.2.5 直流电压利用率评价第94-95页
        5.2.6 效率评价第95-96页
    5.3 本章小结第96-97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97-99页
    6.1 结论第97-98页
    6.2 展望第98-99页
参考文献第99-105页
致谢第105-107页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成果第107页

论文共10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FPGA的数字单相逆变恒流源的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基于LCA和LCC的不同发电方式可持续性评价及案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