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 | 第9-12页 |
1.1.1 我国供热体制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 第9-11页 |
1.1.2 我国的供热体制改革 | 第11-12页 |
1.2 课题目的及意义 | 第12-13页 |
1.3 国内外热能计量发展现状 | 第13-15页 |
1.3.1 国外热能计量的技术现状 | 第13-14页 |
1.3.2 国内热能计量的发展现状 | 第14-15页 |
1.4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5-17页 |
第2章 流量的计算原理和方法 | 第17-34页 |
2.1 热能计量的基本原理 | 第17-18页 |
2.1.1 热量计算 | 第17-18页 |
2.1.2 热能表测量的参数 | 第18页 |
2.2 流量计量方法和分类 | 第18-20页 |
2.2.1 流量测量方法 | 第18-19页 |
2.2.2 流量计的结构分类 | 第19-20页 |
2.3 压差流量计 | 第20-21页 |
2.4 浮子流量计 | 第21-24页 |
2.4.1 浮子流量计的工作原理 | 第21-23页 |
2.4.2浮子流量计的类型 | 第23页 |
2.4.3 浮子流量计的特点 | 第23-24页 |
2.5 涡街流量计 | 第24-26页 |
2.5.1 涡街流量计的原理 | 第24-25页 |
2.5.2 涡街流量计的结构 | 第25-26页 |
2.5.3 影响涡街流量计的因素 | 第26页 |
2.6 超声波流量计 | 第26-30页 |
2.6.1 超声波流量计的测量原理 | 第26-29页 |
2.6.2 超声波流量计的特点 | 第29-30页 |
2.6.3 超声波流量计的应用 | 第30页 |
2.7 电磁流量计 | 第30-33页 |
2.7.1 电磁流量计的原理 | 第31-32页 |
2.7.2 电磁流量计的结构和选型 | 第32页 |
2.7.3 电磁流量计的影响因素 | 第32-33页 |
2.8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3章 基于热量控制阀截面流向压力测量的热能计量装置设计 | 第34-37页 |
3.1 系统的总体构成 | 第34页 |
3.2 热能计量和热量控制一体化阀 | 第34-36页 |
3.2.1 热能计量装置 | 第35页 |
3.2.2 热量控制装置 | 第35-36页 |
3.2.3 调节阀的选取 | 第36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4章 热能计量装置研究实验平台设计 | 第37-47页 |
4.1 实验平台总体设计 | 第37-38页 |
4.2 水流压差传感器 | 第38-39页 |
4.3 电磁流量计 | 第39-42页 |
4.4 DS18B20温度传感器 | 第42-43页 |
4.5 NIDAQ数据采集卡 | 第43-46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5章 虚拟仪器测定实验数据 | 第47-62页 |
5.1 LabVIEW简介 | 第47-48页 |
5.2 虚拟仪器的组成和分类 | 第48-49页 |
5.2.1 虚拟仪器的硬件结构 | 第48-49页 |
5.2.2 虚拟仪器的软件结构 | 第49页 |
5.3 虚拟仪器的特点和应用 | 第49-50页 |
5.3.1 虚拟仪器的特点 | 第49-50页 |
5.3.2 虚拟仪器的应用 | 第50页 |
5.4 软件的整体设计 | 第50-61页 |
5.4.1 流量和压力采集系统软件架构 | 第50-51页 |
5.4.2 流量和压力采集系统的数据采集 | 第51-58页 |
5.4.3 虚拟仪器数据采集系统 | 第58-61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结论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