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2-22页 |
1.1 土壤酸化 | 第12页 |
1.2 农田土壤镉的污染与危害 | 第12-14页 |
1.2.1 镉的污染 | 第12-13页 |
1.2.2 土壤重金属镉污染的危害 | 第13-14页 |
1.3 土壤镉污染的修复技术 | 第14-17页 |
1.3.1 物理修复 | 第14-15页 |
1.3.2 生物修复 | 第15-16页 |
1.3.3 化学修复 | 第16-17页 |
1.4 农田土壤镉生物有效性的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1.4.1 总量预测法 | 第17页 |
1.4.2 化学提取法 | 第17-18页 |
1.4.3 生物学评价法 | 第18-19页 |
1.5 牡蛎壳粉在土壤重金属活性钝化中的应用研究 | 第19-20页 |
1.6 论文选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 第20-22页 |
1.6.1 选题依据 | 第20页 |
1.6.2 研究内容 | 第20-22页 |
第2章 牡蛎壳粉的制备及其对土壤镉形态分布的影响 | 第22-31页 |
2.1 引言 | 第22页 |
2.2 试验部分 | 第22-26页 |
2.2.1 仪器与试剂 | 第22-23页 |
2.2.2 牡蛎壳粉的制备及其理化性质 | 第23页 |
2.2.3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 第23-24页 |
2.2.4 牡蛎壳粉添加条件的优化 | 第24页 |
2.2.5 牡蛎壳粉对Cd形态分布的影响试验 | 第24页 |
2.2.6 检测的指标及分析方法 | 第24-26页 |
2.2.7 数据处理 | 第26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26-30页 |
2.3.1 土壤基本性质 | 第26-27页 |
2.3.2 牡蛎壳粉粒径对土壤pH、有效态镉和交换性钙含量的影响 | 第27页 |
2.3.3 牡蛎壳粉添加量对土壤pH、有效态镉和交换性钙含量的影响 | 第27-28页 |
2.3.4 培养时间对土壤pH、有效态镉和交换性钙含量的影响 | 第28-29页 |
2.3.5 牡蛎壳粉对土壤镉形态分布的影响 | 第29-3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3章 牡蛎壳粉复合钝化剂的研制及钝化效果 | 第31-38页 |
3.1 引言 | 第31页 |
3.2 试验部分 | 第31-33页 |
3.2.1 仪器与试剂 | 第31-32页 |
3.2.2 单一钝化剂修复试验 | 第32页 |
3.2.3 正交试验 | 第32-33页 |
3.2.4 验证试验 | 第33页 |
3.2.5 数据统计方法 | 第33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33-37页 |
3.3.1 单一钝化剂对Cd的钝化效果 | 第33-34页 |
3.3.2 复合钝化剂对Cd的钝化效果 | 第34-36页 |
3.3.3 验证试验 | 第36-37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4章 原位钝化对抑制土壤镉生物有效性的研究 | 第38-48页 |
4.1 引言 | 第38页 |
4.2 试验部分 | 第38-40页 |
4.2.1 仪器与试剂 | 第38页 |
4.2.2 供试土壤样品 | 第38页 |
4.2.3 土壤样品的钝化处理 | 第38页 |
4.2.4 盆栽试验 | 第38-39页 |
4.2.5 芥菜中Cd和Ca含量的测定 | 第39页 |
4.2.6 土壤中Cd的形态提取 | 第39页 |
4.2.7 复合钝化剂对Cd的钝化作用机理研究 | 第39页 |
4.2.8 数据处理 | 第39-40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40-47页 |
4.3.1 钝化剂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第40页 |
4.3.2 钝化剂对芥菜生长的影响 | 第40-41页 |
4.3.3 钝化剂对抑制芥菜吸收Cd和Ca的影响 | 第41-42页 |
4.3.4 芥菜种植前后土壤中Cd的形态特征 | 第42-45页 |
4.3.5 钝化土壤Cd形态的XRD分析结果 | 第45-47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8-50页 |
5.1 试验的主要结论 | 第48-49页 |
5.1.1 牡蛎壳粉对土壤Cd形态分布的影响 | 第48页 |
5.1.2 牡蛎壳粉复合钝化剂的研制及钝化作用 | 第48-49页 |
5.1.3 复合钝化剂对抑制土壤Cd生物有效性的作用 | 第49页 |
5.2 研究展望 | 第49-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8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