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焊接、金属切割及金属粘接论文--焊接材料论文--电弧焊材料论文--焊丝论文

大热输入药芯焊丝焊缝熔敷金属组织及力学性能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1章 绪论第14-37页
    1.1 引言第14-15页
    1.2 大热输入焊接方法第15-18页
        1.2.1 单面埋弧焊第15-16页
        1.2.2 电渣焊第16-17页
        1.2.3 气电立焊第17-18页
    1.3 “氧化物冶金”技术概述第18-21页
        1.3.1 “氧化物冶金”概念的提出第18-19页
        1.3.2 基于“氧化物冶金”的焊接热影响区组织控制技术第19-20页
        1.3.3 非金属夹杂物有利化控制技术的进展第20-21页
    1.4 大热输入焊接用钢研究进展第21-31页
        1.4.1 大热输入焊接用钢的国外研究进展第22-27页
            1.4.1.1 大热输入焊接用船板钢第25-26页
            1.4.1.2 大热输入焊接石油储罐用钢第26-27页
            1.4.1.3 大热输入焊接海洋结构用钢第27页
        1.4.2 大热输入焊接用钢的国内研究进展第27-31页
            1.4.2.1 原油储罐用钢板的发展第27-28页
            1.4.2.2 造船用钢板的研究开发第28页
            1.4.2.3 国内大线能量焊接用钢的发展趋势第28-31页
    1.5 大热输入焊接材料研究开发现状第31-35页
        1.5.1 大热输入焊接材料初化机理第31-33页
        1.5.2 日本大热输入焊接材料研发实例第33-34页
        1.5.3 国内外药芯焊丝制造业的发展状况第34-35页
    1.6 研究意义及内容第35-37页
        1.6.1 研究意义第35-36页
        1.6.2 研究内容第36-37页
第2章 大热输入焊接药芯焊丝的成分设计第37-45页
    2.1 大热输入焊缝金属的力学性能要求第37-38页
    2.2 大热输入焊接药芯焊丝化学成分设计原则第38-40页
    2.3 大热输入药芯焊丝合金元素选择第40-44页
    2.4 本章小结第44-45页
第3章 锰含量对大热输入药芯焊丝焊缝金属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第45-63页
    3.1 焊缝金属固态相变第46页
    3.2 实验材料及实验设备第46-50页
        3.2.1 力学性能检测第49页
        3.2.2 焊缝熔敷金属相转变温度测量第49页
        3.2.3 微观组织观察第49-50页
    3.3 实验结果第50-56页
        3.3.1 焊缝熔敷金属的力学性能第50-51页
        3.3.2 焊缝熔敷金属的微观组织第51-52页
        3.3.3 焊缝金属的显微硬度第52-53页
        3.3.4 焊缝金属的晶粒取向第53页
        3.3.5 焊缝熔敷金属的断口分析第53-56页
    3.4 讨论与分析第56-62页
        3.4.1 AF的形成对大热输入焊缝金属韧性的影响第56-59页
        3.4.2 M-A组元对大热输入焊缝金属韧性的影响第59-61页
        3.4.3 Mn含量对大热输入焊缝金属奥氏体晶粒尺寸的影响第61-62页
    3.5 小结第62-63页
第4章 氧含量对大热输入药芯焊丝焊缝金属组织及冲击韧性的影响第63-77页
    4.1 实验材料及实验设备第63-65页
        4.1.1 微观组织观察第64-65页
        4.1.2 冲击韧性检测第65页
        4.1.3 焊缝金属相变温度的测量第65页
    4.2 实验结果第65-69页
        4.2.1 焊缝熔敷金属的冲击韧性第65-66页
        4.2.2 焊缝熔敷金属的微观组织第66-69页
    4.3 讨论与分析第69-75页
        4.3.1 氧含量对焊缝金属淬透性的影响第70-73页
        4.3.2 氧含量对焊缝金属断裂行为的影响第73-74页
        4.3.3 焊缝金属中夹杂物组成的变化第74-75页
    4.4 小结第75-77页
第5章 热输入量对一种新型药芯焊丝熔敷金属组织及冲击韧性的影响第77-95页
    5.1 实验材料及实验设备第77-78页
        5.1.1 力学性能检测第78页
        5.1.2 微观组织观察第78页
    5.2 实验结果第78-86页
        5.2.1 不同热输入焊缝熔敷金属的常规力学性能第78-81页
        5.2.2 不同热输入焊缝熔敷金属的微观组织第81-84页
        5.2.3 不同热输入量对焊缝熔敷金属中夹杂物结构的影响第84-85页
        5.2.4 不同热输入量对焊缝熔敷金属AF形状的影响第85-86页
    5.3 讨论与分析第86-93页
        5.3.1 焊缝熔敷金属AF形成机理第86-90页
        5.3.2 热输入量对焊缝熔敷金属组织的影响第90-93页
    5.4 小结第93-95页
第6章 焊缝熔敷金属中针状铁素体晶粒长大行为研究第95-104页
    6.1 实验材料及实验设备第95-96页
    6.2 实验结果第96-101页
    6.3 讨论与分析第101-103页
    6.4 小结第103-104页
第7章 再加热焊缝金属组织性能研究第104-116页
    7.1 实验材料及实验方案第104-108页
        7.1.1 实验材料与实验设备第104-105页
        7.1.2 连续冷却实验方案第105-107页
            7.1.2.1 再加热焊缝金属相变温度的测量第106页
            7.1.2.2 WM-CCT图的测量第106-107页
            7.1.2.3 显微组织及硬度第107页
        7.1.3 焊接热模拟实验方案第107-108页
            7.1.3.1 模拟再加热焊缝金属焊接热循环第107-108页
            7.1.3.2 再加热焊缝金属冲击韧性的测试第108页
            7.1.3.3 再加热焊缝金属组织的观察第108页
    7.2 实验结果第108-114页
        7.2.1 连续冷却实验结果第108-112页
            7.2.1.1 临界奥氏体相变温度第108-109页
            7.2.1.2 模拟焊接冷却过程中的组织第109-111页
            7.2.1.3 WM-CCT图第111页
            7.2.1.4 连续冷却状态下的硬度第111-112页
        7.2.2 焊接热模拟实验结果第112-114页
            7.2.2.1 再加热焊缝金属冲击韧性第112-113页
            7.2.2.2 再加热焊缝金属微观组织第113-114页
    7.3 讨论与分析第114-115页
    7.4 小结第115-116页
第8章 结论第116-118页
参考文献第118-125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工作第125-126页
致谢第126-127页
作者简介第127页

论文共12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联合面波频散、接收函数和PmP走时反演地壳结构及其在鄂西及周边地区的应用
下一篇:碳电极部分剥离及其与法拉第赝电容材料复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