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3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页 |
1.2 课题涉及领域的研究 | 第9-12页 |
1.2.1 塔体振动研究 | 第9-11页 |
1.2.2 塔板上气液两相流场及温度场研究 | 第11-12页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步骤 | 第12-13页 |
第2章 筛板塔的模态分析 | 第13-19页 |
2.1 筛板塔物理模型 | 第13页 |
2.2 筛板塔网格划分 | 第13-15页 |
2.3 模态分析简介 | 第15-18页 |
2.3.1 模态分析理论概述 | 第15-16页 |
2.3.2 模态分析步骤 | 第16-17页 |
2.3.3 模态分析结果 | 第17-18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18-19页 |
第3章 筛板塔的风振响应分析 | 第19-31页 |
3.1 大气边界层风的特性 | 第19-21页 |
3.1.1 风的平均特性 | 第19-21页 |
3.1.2 风的脉动特性 | 第21页 |
3.2 风致塔体振动分析 | 第21-23页 |
3.2.1 卡曼涡街产生 | 第21-22页 |
3.2.2 筛板塔共振的判定 | 第22-23页 |
3.3 筛板塔风振响应分析 | 第23-30页 |
3.3.1 筛板塔数值风洞模型 | 第23-24页 |
3.3.2 筛板塔风振响应数学模型 | 第24-25页 |
3.3.3 筛板塔流场设置 | 第25-26页 |
3.3.4 筛板塔动力学设置 | 第26页 |
3.3.5 筛板塔耦合分析设置 | 第26页 |
3.3.6 筛板塔风振响应的模拟结果 | 第26-3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4章 静止状态下塔板上气液两相流场及温度场模拟 | 第31-47页 |
4.1 塔板物理模型 | 第31页 |
4.2 气液两相流数学模型 | 第31-34页 |
4.3 边界条件及模型验证 | 第34-38页 |
4.3.1 边界条件 | 第34-37页 |
4.3.2 塔板模型验证 | 第37-38页 |
4.4 塔板上气液两相流场模拟结果 | 第38-43页 |
4.4.1 气体及液体的速度分布 | 第38-41页 |
4.4.2 不同时刻塔板上气体及液体的体积分布 | 第41页 |
4.4.3 塔板上清液层、泡沫层及液体持液量 | 第41-43页 |
4.5 塔板上气液两相温度场模拟结果 | 第43-45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第5章 风载荷作用下塔板上气液两相流场及温度场模拟 | 第47-85页 |
5.1 塔板物理模型 | 第47页 |
5.2 边界条件 | 第47-49页 |
5.2.1 风载荷与塔板的位置关系 | 第47-48页 |
5.2.2 边界条件 | 第48-49页 |
5.3 风载荷下塔板上气液两相流场及温度场分析 | 第49-82页 |
5.3.1 顺风向倾斜流场分析 | 第49-53页 |
5.3.2 顺风向倾斜温度场分析 | 第53-60页 |
5.3.3 横向振动流场分析 | 第60-65页 |
5.3.4 横向振动温度场分析 | 第65-70页 |
5.3.5 复合振动流场分析 | 第70-76页 |
5.3.6 复合振动温度场分析 | 第76-82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82-85页 |
结论 | 第85-87页 |
参考文献 | 第87-91页 |
符号说明 | 第91-93页 |
致谢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