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峰道人的道--由繁入简黄公望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英文摘要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3页 |
1.1 论文研究背景、意义、现状 | 第9-11页 |
1.1.1 背景 | 第9-10页 |
1.1.2 意义 | 第10-11页 |
1.1.3 现状 | 第11页 |
1.2 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 | 第11-13页 |
1.2.1 主要内容 | 第11页 |
1.2.2 方法 | 第11-13页 |
第2章 黄公望漫漫人生路 | 第13-16页 |
2.1 研究此章的目的 | 第13页 |
2.2 黄公望生平事迹 | 第13-16页 |
2.2.1 身世 | 第13-14页 |
2.2.2 入狱 | 第14页 |
2.2.3 入道 | 第14页 |
2.2.4 师承 | 第14-15页 |
2.2.5 社交 | 第15-16页 |
第3章 黄公望的“道” | 第16-30页 |
3.1 黄公望生活态度的“道” | 第16-17页 |
3.2 黄公望绘画态度的“道” | 第17-18页 |
3.3 黄公望书画作品中的“道” | 第18-27页 |
3.3.1 画面的构图:留白与虚实 | 第18-19页 |
3.3.2 画面里的气 | 第19-20页 |
3.3.3 画面的和谐 | 第20-21页 |
3.3.4 画面里的水 | 第21-22页 |
3.3.5 用笔 | 第22页 |
3.3.6 笔墨 | 第22页 |
3.3.7 画面中小元素 | 第22-25页 |
3.3.8 题跋 | 第25-26页 |
3.3.9 意境 | 第26-27页 |
3.4 黄公望《写山水诀》的“道” | 第27-30页 |
第4章 结论 | 第30-31页 |
致谢 | 第31-32页 |
注释 | 第32-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34页 |
附录 | 第34页 |